糖尿病20年來爆炸式增長,如何預防糖尿病及併發症?

@ 2016-10-17

糖尿病20年來爆炸式增長,如何預防糖尿病及併發症?

糖尿病的原理主要是由於糖原攝入過多、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島素的生物作用受損而而導致體內血糖的過量,從而形成糖尿病。

1.限制飯量。合理安排自身每天每頓的飯量,避免糖分和脂肪攝入過多,據了解,過度肥胖的人減掉5%的體重就能將糖尿病發病率降低70%。

2.多吃雜糧。一方面可以通過其他雜糧來降低自身每天的飯量;另一方面,常吃高纖維的食物、水果,如玉米、燕麥、芹菜等雜糧食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幾率。

3.每日一萬步。因為走路時體內胰島素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只要堅持下去,糖尿病患病風險可降低80%。中國研究同樣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其併發症,控制不當,足以致命。

一、最容易最普遍發生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

如何科學預防和治療:

要經常查腎功能,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監測血壓,做眼底檢查。

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β2-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低蛋白飲食。在糖尿病腎病早期開始給予低蛋白飲食,合併水腫,高血壓者應低鹽飲食。

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努力使血壓≤120/80mmHg。高血壓不僅加速糖尿病腎小球損害的進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可使尿蛋白排出減少,可使腎功能降低的速度減慢。

嚴格控制血糖。臨床和實驗結果已證實通過胰島素皮下持續輸注療法控制血糖,可有效地控制腎病的進展。

積極防治感染,包泌尿系統(尿路)感染。7、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害的藥物及造影檢查。

註: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表現症狀,糖尿病患者如果表現出:尿液泡沫多且持續(即出現蛋白尿),水腫,血壓升高難下降等。就說明糖尿病患者很可能已經有糖尿病腎病了。

二、最容易忽視的併發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大多病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平時又不注意血糖的監控,發生過糖尿病病足再次發生或者截肢的可能性也是極高的。

如何科學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足:

每天用溫水和無刺激性的肥皂清洗雙腳。一定要用溫水,以防水溫過高燙傷雙腳。注意保持足及足趾間乾燥。易出腳汗的患者,可選用無刺激性的粉。足部特別乾燥的患者,可塗抹些護膚的物質。每天讓家人或藉助小鏡子來觀察足底。

剛剛洗完雙腳時,要及時修剪過長的趾甲。趾甲前端應剪平磨光,防止向肉內生長。不能在胼胝或雞眼處貼等刺激性藥物,也不能用刀、剪等修剪。

新鞋在初穿時要仔細檢查是否有異物,應撐松合腳後再穿;舊鞋和拖鞋也需定期檢查。不要赤腳走路,每天換襪子,不穿有破洞或補丁的襪子,不要去鵝卵石上鍛鍊。可將棉花等柔軟、透氣、有彈性的物品置於腳趾之間,防止腳趾間摩擦或疊壓。

治療:糖尿病足的本質是感染與潰瘍的混合體,治療的關鍵在於控制感染的同時能讓潰瘍面迅速癒合。如果潰瘍面有腐肉、死皮,請先用雙氧水或醫用酒精消毒,然後用棉簽輕輕的把腐肉、死皮清除,再噴瑤膚康,之後將不會再有新的腐肉出現;嚴重的話就要每天多噴幾次,可快速收水癒合。

註:使血糖控制在合適的範圍,是預防糖尿病足部病變的先決條件。

三、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眼

糖尿病的眼部併發症主要有角膜炎、白內障、青光眼、屈光異常及視網膜視神經病變等。其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是糖尿病性白內障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常見致盲眼病。

如何科學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眼:

作為糖尿病患者,應堅持定期檢查,一旦確診糖尿病,就應儘快到醫院眼科檢查,如沒有明顯病變,應每年複查一次;如果眼底已有出血、水腫和滲出等視網膜病變,應每3~6個月檢查一次。

早期糖尿病性晶狀體混濁是可逆的,有效控制血糖,適當加強運動和飲食控制,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可控制晶狀體混濁的發展,甚至可以消失。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難度很大,與高血壓、腎臟疾病等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嚴格控制糖尿病及其他全身疾病是防止和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病發率之高,應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祝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