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好吃了,而瀕臨滅絕的神奇寶貝「鴞鸚鵡」

@ 2016-10-17

大蔥鴨,因為肉質十分美味遭到人獵捕殆盡的神奇寶貝

在現實的世界中,還真有一種鳥類是因為「太好吃了」,而瀕臨滅絕

這種鳥叫做「鴞鸚鵡」,又名「夜鸚鵡」,

全身具有黃綠色的羽毛,主要活動在夜晚

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屬於紐西蘭的特有鳥類,

比起我們熟知的鸚鵡,體型大又肥胖

但是壽命十分長壽,可以活上六十年,個性十分好奇,

會偷偷摸摸的靠近未見過的生物,當受到驚嚇,

就會如鴿子般僵在原地不動,因此捕抓上完全不費功。

肉質非常鮮美,不但人類愛吃,其他的野生動物,尤其是貓科,更是打獵的首選

因此數量上不斷減少

(既然好吃,為什麼當地人沒想過家禽化啊......)

▼偷偷接近目標示意圖

原本紐西蘭還沒有人類移居時,

對於鴞鸚鵡而言就是個物產豐物,沒有天敵的世外桃源

不需要飛行就有足夠的食物維持生存,自然而然飛行的能力也就漸漸退化

但是鳥算不如天算

隨著歐洲的殖民者的進入,也就把有獵食習慣的貓也帶進來,

這些與世無爭的鴞鸚鵡,立即成了珍饈美饌,

整個族群最嚴重時被吃到只剩50多隻

好在紐西蘭政府注意到這個問題,

從1890年開始就進行保育的工作,此後一系列的復育與禁捕政策

終於在2005年,數量上回復到了120多隻

(數量上真的不能算多)

▼長的像貓頭鷹,因此得名「鴞」

此外,鴞鸚鵡與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生活文化亦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鴞鸚鵡的羽毛有的十分良好的防寒功能,因此毛利人會將之製作成禦寒的大衣。

毛利人的文化裡有這樣的的俗諺「身披夜鸚鵡之羽猶覺冷」,這可不是形容惡寒的天氣

而是指「明明給你溫暖了,還想要更多羽毛,真是貪得無厭」

可見得毛利人的飲食、衣著、生活思想、哲學上都與鴞鸚鵡有著密切的關係。

紐西蘭政府願意復育鴞鸚鵡除了保護鴞鸚鵡之外,

也有藉著保持原住民傳統文化,建立良好關係的目的在

▼看到攝影師不但不怕,還巴頭

老實說,傻萌傻萌的鴞鸚鵡真的很逗人開心呢~~

好想養一隻,小編絕對不是想要當成緊急儲備糧食!! 千萬別誤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