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理解寶寶的發展,他更能理解你說的話
當你說:不可以!這樣不行、這樣不對的時候,孩子真的聽懂你的話了嗎?為什麼一說再說孩子還是一再挑戰你的底線呢?
其實,聽到是一回事,聽懂又是另一回事,若是爸媽能理解了寶寶的發展,也更能讓他理解你所說的話,或者,你還可以協助他做練習
孩子到底有聽沒有懂,還是他真的聽不懂你說的話呢?
三到六個月的寶寶,理解音調的改變
還這麼小的寶寶,可能聽不懂你的指令,但當你說話時音調或音量有所轉變,大聲說:不可以、危險時,他可能就會停下手上的事情,轉頭看著你。如果他沒有反應,家長不需要等他回應,直接動手阻止他身邊可能出現的危險。
五到六個月大的寶寶,可以聽懂名字
寶寶基本上已經可以對自己的名字有所回應,但這不能保證他轉頭看你之後,也能聽懂你的指令。
六到十個月的幼兒,指導下可理解簡單話語
這個時候,寶寶大概可以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如:親一下媽媽、揮揮手Bye Bye,不過大部分時候需要你在旁做些動作提醒,此外,他們也還不能理解什麽時間說什麼話,例如他可能不會在客人說明要離開時揮手,也有可能人都離開了才成功揮手。
十到十二個月幼兒,輔助動作協助理解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指令是簡短明確且簡單的,又加上一些輔助動作,孩子多半可以理解。例如說:把湯匙給我時,伸出手來;說:不要扯兔兔時,做出抱抱疼惜的動作,多半都能成功傳遞你的訊息。
語言進步練習一:大量對話與重複各類單字
幫助寶寶理解字句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說大量的話,說話時,清楚、簡短、不斷重複都可加強練習。散步、玩耍或看圖書時,用手指引並說出人物、動物、植物或物件的名字,例如:說媽媽會比說我好,說狗狗也會比說它好,這些都是增加單字量的生活小技巧,況且現在要孩子理解代名詞仍是有難度的。
語言進步練習二:物件搭配肢體動作
家長也可以透過一些肢體活動,來和孩子做練習。例如看著孩子說:來,指著鼻子給媽媽看,同時,你也將手指向自己的鼻子,接著在往眼睛、眉毛、肚子等地方移動,一邊說出不同單字。你也可以跟小朋友玩丟球遊戲,然後一邊說說:媽媽把紅色的球球給莎莎。接著把球給他後,在要求他:莎莎把紅色的球球給媽媽。
或許你會認為這些遊戲看起來蠻無聊的,但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你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對孩子來說,不斷的重複其實很有趣,記得,當孩子做對時,給他一定的笑容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