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傢伙出生以後,就開始慢慢長大,越來越招人喜歡,牙牙學語、搶東西吃、要抱抱······有時候當我們氣憤到想甩脾氣的時候,但看到寶寶的撒嬌,心就軟了下來。沒辦法,實在拿小傢伙沒有辦法。
我們想要給他們最好的愛,全部的愛。或許,我們想要的一套化妝品需要考慮很久很久,但對寶寶吃的用的都不曾吝嗇,各種海淘品不斷。這就是愛的本質,我們想要陪他們走過他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從出牙期到上幼兒園,從出生直到我們生命的終止時刻。
今天鴿子就跟妞們聊聊寶寶的第一個生長期——出牙。
什麼時間出牙正常
關於寶寶的出牙的時間,存在個體的差異,不同寶寶的出牙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四個月就開始出牙,而有的10個月還沒有出牙,那什麼時間出牙是正常的呢?
寶寶一歲之內長出第一顆乳牙,三歲以內乳牙長齊都是正常的。一般大多數寶寶6~8個月出牙,等一歲的時候基本就有6~8顆乳牙,兩歲到兩歲半出齊20顆牙齒。六歲左右出第一顆恆牙,十二歲之前所有的恆牙逐步將乳牙換掉。
出牙時期的正常反應
1.流口水。在出牙前寶寶的唾液會增多,寶寶會用手去嘴裡抓,那只是出牙前寶寶不適應。如果妞們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寶寶出牙部位發紅腫,而且摸上去硬硬的。
2.輕微咳嗽。出牙期由於唾液的增多,會使寶寶出現輕微的咳嗽。孕妞們要不用擔心,過段時間就會好了。
3.啃咬。寶寶會借啃咬東西來減輕出牙牙床的壓力,咬手指、啃東西等等。
4.疼痛。出牙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疼痛,這是牙床在對抗正在冒出的牙齒。
5.牙床出血。有可能長牙會造成牙床的出血,形成一個暗色的肉瘤,孕妞可用冷敷來減輕寶寶的牙床出血的情況。
6.扯耳朵,摩擦臉頰。這是由於出牙的疼痛沿著神經到耳朵及顎部,所以寶寶會扯耳朵,摩擦臉頰。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過度的拉耳朵要警惕小兒中耳炎。
出牙期該如何護理
1.拿東西給寶寶咬。寶寶咬東西,可以減輕疼痛。所以,妞們可以拿香蕉、蘋果塊、胡蘿蔔條給寶寶咬。但是,要注意監護寶寶,以免發生意外。
2.牙床按摩。當寶寶因出牙煩躁不安的時候,妞們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洗乾淨幫寶寶按摩牙床。
鴿子提醒妞們,如果寶寶過了一歲還沒有乳牙的長出,或一直沒有長出第一顆乳牙時候,妞們就必須要注意了,寶寶是否患有佝僂病、呆小症、極度營養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