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水流不停?別急 這裡有對策

@ 2016-10-16

4個月大、開始長牙的寶寶特別容易流口水?哪些疾病會讓寶寶口水外溢漫延?口水可以幫助口腔清潔、預防蛀牙、保護消化道?今天就來一起說說口水的作用,以及了解寶寶口水流不停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口水妙用多

唾液腺是口水製造與分泌的來源,大約在寶寶4~6個月大時,身體的唾液腺開始成熟,隨著唾液腺體發育越來越成熟,分泌也就越來越發達,相較於4個月大之前,寶寶的口水分泌也會越來越多,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媽無需過於擔憂,而且口水其實還有許多正面的作用!

妙用一:有助清潔,預防蛀牙

口水分泌較多的孩子比較不容易蛀牙,因為口水就像是口中流動的活水,可以幫助寶寶清潔掉口內的食物殘渣與細菌,維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此外,口水也能在牙齒最外層的琺琅質形成保護膜,預防蛀牙。

妙用二:最佳消化酵素

口水內含醣類消化酵素,也可以說是人體的第一道消化腺,例如能分解澱粉的澱粉酶。對米食、麵包類等食物,口水也都可以進行消化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麽一般我們會建議家長在寶寶4~6個月大時,開始讓寶寶嘗試輔食,因為這個階段剛好寶寶的口水功能已經較成熟,可以發揮消化相關食物的功用了。

妙用三:潤滑口腔的作用

口水有潤滑作用,由於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潤滑柔軟,若少了黏黏滑滑的口水保護,寶寶的消化道其實是很容易受傷的,因為有口水滋潤與保護口腔內的黏膜組織,才不會因為過度乾燥而感到不適。

妙用四:避免胃酸刺激食道

由於寶寶的括約肌還未成熟,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狀況,當胃酸逆流時很容易刺傷寶寶的食道,此時,口水就會形成保護膜的作用,保護寶寶的食道免於受到胃酸的刺激。

妙用五:保護消化道

口水內含有成長因子,當寶寶吞咽口水時,口水可以刺激小腸表皮黏膜的成熟發展。

妙用六:協助吞咽能力發展

對於正在學習吞咽進食的寶寶來說,口水可以潤滑寶寶咽喉,以利於吞咽學習。

寶寶為什麼口水流不停?

原因一:寶寶的吞咽能力未發展成熟

多數寶寶在4~6個月大時步入輔食喂食階段,這個階段寶寶的口腔肌肉協調能力也從出生後開始最單純的吸吮奶水的動作能力,開始慢慢進展到較為複雜的咀嚼與吞咽的動作能力,在寶寶真正熟練其吞咽能力之前,寶寶的口水都是很容易外溢漫延的。

原因二:喂食輔食刺激口腔

如前所述,當寶寶開始有能力分泌很多口水時,也表示大約可以開始有能力吞咽輔食,另一方面進食行為也會刺激口腔唾液腺活躍,因此寶貝在這時期經常都是掛著口水在嘴邊的。等到吃了輔食一段時間,當孩子的吞咽能力越來越進步之後,寶寶就能夠很自然的吞咽口水,因此,口水不斷流出口外的狀況也會就慢慢得到改善。

勿延後或停止寶寶吃輔食的時間!

強烈鼓勵寶媽應在寶寶4~6個月大時給予輔食,並且分階段讓食物的粗細有所不同(不該通通只是液狀食物,應該要有泥狀食物),有些家長過度保護孩子,一看到孩子總是將輔食往外頂出來不肯吃,或是出現不肯將輔食吃下去的不順利狀況,就延後甚至停掉輔食,這樣將會影響孩子的長期發展。門診中不時會遇到已經1歲的孩子仍然只喝奶的狀況,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家長擔心孩子過敏,或誤以為6 、7個月寶寶用舌頭把食物往外送是不喜歡吃,以及覺得孩子吞咽能力根本不足,怕孩子受傷,不想強迫孩子;事實上,一旦錯過黃金時期,這些孩子到了2、3歲時反而更不習慣去接受各種不同食物,而產生偏食或營養不均衡的狀況;最重要的是,口水的分泌與吞咽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只要孩子的吞咽能力發展得好,口水就不會一直往外流,輔食就是讓孩子將吞咽能力練習得越來越好的最佳方法。

原因三:長牙齒不舒服,口腔受刺激

長牙齒也會刺激寶寶的口水分泌!寶寶的牙齒會刺激牙齦與口腔內神經,此時,除了容易發生齒齦腫脹,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之外,寶寶東啃西啃的動作也會刺激唾液腺變得更加敏感,因而分泌出大量口水,在這個階段當中,寶寶的口水會明顯比之前更多。

長牙情況,每個寶寶大不同!

每個孩子長牙狀況大不相同,也不一定一長牙就會狂流口水(尤其有些孩子吞咽能力發展得特別好,口水就不會一直流),有些孩子已經1歲了才冒出2顆牙齒,等到2歲半了牙齒才全部長完,家長無需因此特別緊張,擔心孩子的發展不正常,或是擔心孩子會口水流不停。

口水流不停 ?當心4疾病

腸病毒

若是1?2歲以上的孩子本來都已經不常流口水,卻出現發高燒、口水流不停的狀況,家長要特別注意可能是感染腸病毒,由於感染腸病毒後口腔會產生破洞,孩子一吞口水就會很痛,導致他們不敢吞口水,才會讓口水外溢。腸病毒是人與人之間,附著於腸胃道與呼吸道的病毒傳染,最佳的預防方法是用肥皂勤洗手、定期消毒寶寶常接觸的奶嘴或玩具。

口水疹

如前所述,口水具消化功能,內含消化酵素,這些酵素在皮膚表面若停留時間過久,便容易引起皮膚發炎,當口水停留在嘴唇周圍造成發炎現象,一般稱為口水疹;不論發現寶寶嘴唇周圍或是兩頰皮膚因為口水而變得紅通通時,都可以利用溫濕毛巾將口水輕輕擦掉,但應避免隨時隨地或過度用力擦拭,這樣會使得狀況越來越嚴重;此外,也可以適度塗抹凡士林,保護皮膚不要受到新溢出口水的一再刺激。當口水量逐漸減少時,自然就不會出現口水疹了。

當口水流到脖子,脖子紅通通時

寶寶4~6個月大時皮下脂肪層很厚,脖子常常有許多皺褶,此時如果剛好口水大量外溢,脖子也很容易紅通通。除了可以幫寶寶圍著小圍兜兜之外,建議在寶寶醒的時間可以多跟寶寶互動玩耍,讓寶寶多抬抬小脖子、保持乾燥,減緩小脖子紅通通的狀況。

鵝口瘡

鵝口瘡就是口腔中的黴菌感染,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點,感染鵝口瘡時大部份是沒有症狀的;較嚴重時,寶寶可能會哭鬧或不想喝奶。大部份的人(包含嬰幼兒)口腔中都有黴菌的存在,唯有在免疫力較弱時,黴菌才會入侵感染,形成口中的鵝口瘡。造成寶寶感染鵝口瘡的原因包括:寶寶本來就是免疫力較弱的一群、6或7個月前口水分泌量不足,另外寶寶使用的奶嘴或奶瓶藏有黴菌附著也都會增加感染鵝口瘡的機會。

吞咽障礙

因吞咽障礙造成口水溢出的狀況,較常發生在以下幾種孩子身上:早產兒、腦性麻痺兒、唐氏症兒、先天性心臟病兒(因為吞咽能力必須配合著呼吸、吸吮發展,有心臟病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喘鳴、呼吸不順等狀況)、神經障礙兒,以上皆屬於特殊的狀況,如果寶媽擔心寶寶是因為吞咽障礙導致口水流不停,可帶寶寶至小兒科諮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