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他們的「國家元首」卻是同一個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歷史簡單點」就來扒一扒。
現今,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在內,共有16個國家共同擁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國家元首,而本國只設置「總理」職位。
以上國家,原本都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已經無力控制其殖民地,各地紛紛獨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
取代大英帝國的是「大英國協」。這是個自願加入的國際組織,成員國共53個。主要是原大英帝國殖民地國家,都講英語。有已開發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非洲肯亞、模里西斯等。
大英國協成員國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國家既然已經獨立,擺脫了英帝國的殖民統治,為何還要加入「大英國協」呢。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大英國協成員國,在移民、經濟等方面,享受英國給予的特別待遇。各殖民地能榜上英國這個富婆,他們當然願意。反正主權已經獨立了,掛個名而已。
這53個國家中,有些有自己的國王或者總統做國家元首。但有16個國家直接擁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國家元首。女王派往這些國家的代表叫「總督」。在這些國家裡,「總督」是名義上的老大,代表女王行駛職權。但實際權力掌握在「總理」手中。
所以,在看新聞的時候,你總是會聽到「加拿大總理」、「澳大利亞總理」,而聽不到「加拿大總統」或者「加拿大總督」。因為它們根本沒有「總統」,而「總督」也是虛位。
大英國協會徽
另外,加拿大曾經有一位華人女總督。她叫伍冰枝,祖籍廣東,生於香港,1999年被任命為加拿大第26任總督。是海外華人傑出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