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俄羅斯究竟獲得了什麼武器?網友稱終於報了一箭之仇
圖為中國空軍近期接收的伊爾76運輸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090期】近日,網上曝光了一架中國空軍最新接收的伊爾76的照片,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一架俄羅斯最新交付中國的二手翻新伊爾76運輸機。中國和俄羅斯曾在2005年簽署了購買伊爾76的相關合作,包括32接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不過,俄羅斯收到定金後並不想執行,之後此合同便不了了之。
因此,有網友稱,俄羅斯礙於形式已經不得不向中國交付伊爾76運輸機,俄羅斯也開始服軟了,中國終於報了俄羅斯10年前的一箭之仇。目前中國軍力的快速發展和遠程戰略投送能力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國軍隊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方面加緊裝備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和運-9中型軍用運輸機,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渠道,尋求二手大型軍用運輸機,近年來,中國從俄羅斯等國家陸續購買到了10架以上的伊爾-76MD和伊爾-76TD大型軍用運輸機。
圖為中國運20運輸機
這些飛機基本上產於1980年代中後期,並於2000年前後停飛封存,機況相對較好,價格甚為低廉。伊爾-76的早中期型號,使用壽命大概在30000飛行小時上下,而這批二手飛機的剩餘壽命還有10000—15000飛行小時,仍可服役一段時間。
此外考慮到這批二手伊爾-76剩餘壽命並不長,因此已不太適合作為空中預警機或空中加油機的改裝平台,其主要用途仍然是軍事運輸和搶險救災。從目前來看,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要達到一定的裝備規模,還需要數年時間,在此之前,我們仍需要進口俄制大型軍用運輸機,以彌補數量不足和正常損耗。
圖為伊爾76運輸航空發動機畫面
中國自1990年代初開始購買俄制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數量為十多架,全部為MD型。經過二十多年高頻率的使用,加之其中4—5架已改裝為空警-2000空中預警機,所以現在堪用的已所剩無幾。而今俄羅斯已研製生產了新一代的伊爾-476大型軍用運輸機,雖然沒有完全脫離伊爾-76的框架,但在最大載重量、最大航程、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等方面進步明顯。
中國如果向俄方提出購買伊爾-476的要求,俄方很難拒絕,畢竟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日趨密切,中國航空工業的整體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俄羅斯再不賣的話以後就不會再有機會了。但俄羅斯目前的生產能力有限,新生產的伊爾-476要優先供應俄軍,因此短期內很可能無力向中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