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們都應該知道坐月子應該注意的11點飲食

@ 2016-10-15

通常產後飲食應以精(飲食要「精鍊」)、雜(食物品種要多樣化)、稀(水分要多一些)、軟(食物要細軟易消化)為主要原則。

食物要鬆軟可口,易消化吸收。

新媽媽剛剛生產完畢,身體還很虛弱,腸胃消化功能也沒有完全恢復,並且很多新媽媽產後會有牙齒鬆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一方面也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新媽媽的米飯要煮的軟一些(米飯可以在煮之前用清水泡30分鐘),少吃油炸或堅硬帶殼的食物。

少量多餐,葷素搭配營養好。

新媽媽雖然需要增加平常多的熱能食物來為孩子提供足夠的乳汁,但是飲食搭配要均衡,切勿太油膩,否則新媽媽的胃口會變壞,孩子會得脂肪瀉,答辯呈泡沫狀。新媽媽們在月子裡應以一日六餐為宜。

多用些湯類食物,利於哺乳。

產後最初的幾天,新媽媽常常會口渴、食慾不佳,這是因為產後胃液中鹽酸分泌減少、胃腸道的肌張力和蠕動能力減弱。皮膚排泄功能變得極為旺盛,特別愛出汗,還增加了孩子哺乳的任務。因此,新媽媽在月子當中補充大量的水分就特別重要。果汁、牛奶、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產後幾天,新媽媽嚴禁喝下奶功能的營養湯。小寶寶出生後幾天內,胃口很小,新媽媽的母乳無論是營養還是分量都很充足。如果喝下奶湯的話,新媽媽乳汁太多,容易導致乳房脹痛,嚴重者還會生奶痂(如果已經有奶痂、裡面有小塊、乳房脹痛帶有發熱可以聯繫小編哦,有方子可以免費提供哦、效果很好)。

生冷食物要慎食。

新媽媽產後體質較弱,抵抗力差,若食用過於生冷的食物,容易患上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新媽媽產後飲食宜溫不宜冷。

辛辣食物一定要忌食。

如果產後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韭菜、蒜薹、辣椒、胡椒、茴香、酒等食物及飲品,可使新媽媽內熱上火,口舌生瘡,便秘或痔瘡發作,而且奶水還會有問題,嬰兒吃奶後會引起口腔炎、流口水等毛病。所以,辛辣的食物飲品最好不要吃哦。

儘量選擇有益於身體恢復的蔬菜水果。

蔬菜類:大白菜、黃瓜、冬瓜、萵苣、菱角、金針菜、油菜、龍葵、白蘿蔔、掛累、蓮藕、菠菜、芹菜、慈姑、龍鬚菜、豆瓣菜、水芹菜、珍珠筍、大頭菜、絲瓜等。

水果類:西瓜、柚子、水梨、楊桃、山竹、葡萄柚、草莓、枇杷、香蕉、哈密瓜、橘子、西紅柿、火龍果。

其他類:西洋參、車前草、薄荷、綠豆、小麥、大麥、蕎麥等。

進補不宜太快太早,以免得不償失。

新媽媽產後就開始著急催奶,怕餓到了寶寶,事實上,新媽媽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產後前兩三天不要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奶水有了,乳腺管還沒有通,脹奶期可能會痛的想哭,也容易得乳腺炎等疾病。此時可以喝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湯也不要過咸。剖宮產後的新媽媽排氣之前,只能和清水。

要保證攝入充足的鈣。

孕婦需要補鈣,新媽媽更需要補鈣,產後牙齒鬆動就是缺鈣的表現之一。尤其是哺乳新媽媽更需要保證攝入充足的鈣來滿足母嬰二人的生理需要,否則,不僅新媽媽自身可能會產生腰酸腿痛的症狀,寶寶也會因為奶水中的鈣質不足而出現問題,如果新媽媽本身缺鈣,還進行哺乳喂養的話,還可能使哺乳新媽媽體內的鈣量消耗過多,造成固執疏鬆等問題。這裡向新媽媽推薦一道家常菜——韭菜炒蝦皮,味道好,做法簡單,營養非常豐富,尤其含鈣量高,還含有維生素C和纖維素,隊產後新媽媽和母乳喂養的新生兒預防缺鈣有很大的幫助。

多吃含膠質的食物。

女人愛美,然而經過生育後,加上自然的衰老,皮膚鬆弛是很多新媽媽面臨的生理難題。在月子中,新媽媽的體內營養消耗較大,有的新媽媽如果不注意營養補充,甚至臉色也會變得很難看。這是,要多吃些含膠質的食物,比如豬蹄、骨頭湯等,以補充肌膚所需要的膠原蛋白,維持女人的美麗容顏。

鹽分要適量補充。

傳統觀念認為,新媽媽在月子裡不能吃鹹的東西,所以飯菜、湯里一點鹽也不放。這樣反而會導致新媽媽身體虛弱,適量補充鹽對新媽媽來說有助於產後體力的恢復。

每日熱量要固定。

新媽媽雖然因為哺乳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但是也不能任意地增加飲食。月子裡,為了自己跟孩子的健康,新媽媽要按時吃飯,粗糧細糧搭配,菜譜也要考慮營養的均衡,要葷素搭配,多樣化,儘量不挑食、不偏食。只要飲食合理、營養豐富就可以滿足新媽媽的正常需要。

坐月子時新媽媽們不可避免的事情,月子餐更是新媽媽調養生息的重要營養來源。現在,新媽媽們只要掌握上面的飲食方法,掌握均衡營養的飲食原則,就能在月子期間吃的營養又吃出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