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三個拍打養生法 拍走全身病痛

@ 2016-10-14

腰腿疼痛——拍兩髎

在傳統針灸口訣當中,有一句叫「腰背委中求」,說的就是在腰背的疼痛可以尋找委中穴來治療。委中穴在膝關節的後面,也叫髎(liáo)窩。

委中穴又是膀胱經上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正好位居於髎窩之中。

膀胱經過熱,一般都會將熱邪聚集在髎窩處,我們在拍打髎窩時,自然就拍打到了委中穴,此時不僅可以散去膀胱經的淤阻,同時還可以起到補腎的作用。

談到補腎的作用,其中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竅門。古人說:腰為腎之府,膝為腎之路。腎氣虛了就會導致腰痛、走路不穩,所以說腰、膝都是人體極需要保護的部位。

每天堅持拍打委中穴五分鐘,就能夠緩解腰背痛及坐骨神經痛。

婦科疾患——拍兩髀

有前輩醫家提出婦科病就是脾胃病的論斷,這是非常有見地的。《黃帝內經·靈樞·邪客篇》中有「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的論述。其實拍打兩髀也有很好的健脾的作用。「髀」是通假字,同「脾」所以古人認為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氣滯留於兩髀。兩髀就是大腿內側與小腹交接處的腹股溝部位。

拍打兩髀時,不僅能加速氣血運行,祛除病邪,還能刺激兩個對治療婦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氣沖穴、沖門穴。氣沖穴在人體腹股溝處,大腿根兒內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痛經、雙腳冰涼的作用,而沖門穴在人體腹股溝的外側,有治療崩漏、帶下、婦科炎癥的功效。我們在拍打兩髀時,不需要特別地尋找穴位,只要拍打兩髀就能刺激到這兩個穴位。

拍打兩髀時,邊看電視邊拍就可以。如果被拍到的兩髀出現痧點,可多喝白開水,幫助體內排毒。

肝病、心臟病——拍兩腋

平時我們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上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礙了心經氣血運行,不僅傷肝,也傷心臟。

人因氣急攻心產生昏厥時可以彈撥極泉穴,極泉穴位於我們的腋下,我們平時在哄小孩兒時,用手一撓胳肢窩,孩子就會笑個不停。其實這正好刺激到了他有癢癢肉的極泉穴,動了心氣,而心主喜,所以孩子會開心地笑起來。

極泉穴不僅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還可以快速回陽,引血上行,使頭腦快速清醒。這個特殊的治療手法就是彈撥和拍打。遇到生氣後心慌氣短時,就可以用四指在腋窩正中輕輕地彈撥。我們在彈撥的時候,能明顯地感覺到有一條經筋,這條筋的正中就是極泉穴。

極泉穴可以治療人生氣發怒後氣滯血淤、運行不暢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悲欲哭、手臂脹麻等癥狀,此時彈撥極泉穴可以增加氣血的流通,使人快速平靜下來。

日常保健時,我們用不著在極泉穴那兒費那麼大力氣去彈撥,只需要輕輕地拍打即可。拍平時彈撥拍打兩腋下,還可以預防和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疾病,這相當於我們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

相關閱讀:拍腹股溝為何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能夠健脾胃,人的胖與瘦與脾胃關系最親密,另外拍腹股溝不僅能加速氣血運行,驅除病邪,還能刺激兩個對治療婦科病非常有效的兩穴,氣沖和沖門。

氣沖在人體腹股溝處,大腿根內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痛經、雙腳冰涼的作用。而沖門在人體腹股溝外側,有治療奔潰帶下婦科炎癥的功效,我們在拍打的時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這兩個穴位的。

拍打腹股溝不僅能健脾胃,還能治療男科和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濕。

廣告

拍打腹股溝的具體方法就是直立,用雙手輕輕拍打兩腹股溝,逐漸加力,直至腹股溝微微發熱為止。每天拍打兩到三次,每次3~5分鐘。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