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歲會說話才算正常啊?看了就不慌了!

@ 2016-10-14

在寶寶成長發育的階段中,家長就十分的重視寶寶開口說話的問題。要是寶寶說話早,就會被家長認為智商高聰明,而說話晚則會被認為發育遲緩、愚笨。那麼,寶寶幾歲會說話才算正常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那麼,寶寶幾歲會說話才算正常啊?

其實每個寶寶都不一樣,說話早晚也沒有限制的要求規定。一般女孩比男孩說話早,有寶寶說話時間不等,男女也不一樣,不一定是男寶寶先開口,寶寶有意識的開口講話大概是一歲左右。

寶寶的語言發育與所處的環境以及家長照料的方式有很大關係,1-3歲是寶寶學習口語的關鍵期,您為寶寶提供日常照顧的時候,就是教寶寶說話的好時機。

如果當父母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多跟他說話、講故事、唱歌(無論他聽不聽得懂)。這樣小孩就必然會早開口說話。但如果小孩生活的環境是比較少有人跟他說話,那麼就算他的營養多麼好,個子發育得多高多大,也會晚開口說話。

一般大多數小孩都是在大概一歲左右開口說話的。其實小孩開口說話的早晚跟小孩的性別、個頭的大小都沒多大的關係,倒是跟小孩成長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教寶寶學說話,家長必知道的方法,看了就不得慌了……

學說話的過程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所以家長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要讓他看到您的面孔和口型,這樣寶寶才容易跟著學。家長在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寶寶,語氣要愉快,語句要簡單,語速要慢,並有短暫的停頓,說話內容要結合當前的事物、正在做的活動或符合寶寶的興趣。

如學小動物的叫聲,還有當寶寶有需求時,家長不要看到寶寶的動作,就很快的滿足寶寶,而應當採取「延遲滿足」的辦法,促使寶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家長最好堅持讓寶寶說出來再給予滿足。說話時,還要輔以相應的表情和動作,讓說出的話生動有趣,易於接受。

家長不要著急,更不可斥責和嘲笑寶寶,讓寶寶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而要對寶寶進行正確引導,可先給寶寶做標準示範,並且反覆說給寶寶聽,然後鼓勵寶寶進行練習。經過長期、多次重複之後,寶寶會對家長的語音產生記憶,能理解家長的話,並模仿您的口型,進而學會。

寶寶對什麼都感到好奇,可能會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因此,家長在寶寶面前要注意形象喲~給寶寶樹立好的榜樣。想讓寶寶更好、更快的學說話,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和創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切勿操之過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