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重要意義都不容低估。
在外交上,第一次的重要性,更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
六中全會前的這次重要出訪,習總將訪問三個國家,一個是柬埔寨,一個是孟加拉國,最後去印度果阿出席金磚國家峰會。在地理上看,專機從東往西走;從時間上看,回國休整一個星期後,正好主持在中國政壇意義非凡的六中全會。
去金磚峰會,這是早就定好的。這個新興大國的協商機制,已儼然成為與西方七國集團分庭抗禮的新平台。孟加拉國是南亞重邦,習總已訪問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之行也不容再拖了。
資料圖:習近平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
但這次出訪,第一個到訪的是柬埔寨。在東南亞諸國中,還有多個國家習總尚未到訪,為什麼偏偏是柬埔寨呢?
在12日在柬埔寨報紙《柬埔寨之光》發表的一篇題為《做肝膽相照的好鄰居、真朋友》的署名文章中,習總描述了中柬兩國跨越千年的友誼,上可追溯到1000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更有近來如同在蜜月中的水乳交融關係。
他有一句話這樣說:
在中國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致力於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的時刻,柬埔寨秉持公正、仗義執言。
資料圖:習近平主席會見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
南海爭端,是中國外交今年最嚴峻的一次考驗。在所謂國際仲裁公布的日子裡,西方國家紛紛發難,部分鄰國趁機挑撥,中國最終能化險為夷,有外交的努力,也有機緣的巧合,但誰是最大的功臣?
答案是柬埔寨!
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公開力挺中國,南海仲裁是這不是法律,是政治事件,我不支持。
他還曾經透露,某個東協域外國家的駐柬大使,在向柬埔寨及其他東協國家施加壓力,希望他們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宣布後表態支持,否則將取消對東協國家的經濟援助。
但這位大使卻不知趣,洪森隨後忍無可忍,乾脆在講話中公開點名稱,這個大事就是日本駐柬埔寨大使,他以取消經濟援助相威脅,干涉柬埔寨內政,「我告訴過你,洪森不會輕易屈服於外部壓力」。
東協奉行全體一致的原則,即每個國家都有事實上的否決權,在其他國家準備對中國發難,部分國家明哲保身之際,柬埔寨的一票非常關鍵。
儘管菲律賓和越南要求東協在南海問題上表態,但正是柬埔寨的這關鍵一票,今年東協最終只能將南海仲裁決議棄之不理。
而此前的2012年,同樣是柬埔寨,堅決抵制在外長聲明中提及南海問題,東協歷史上第一次未能發表聯合聲明。
在東協10國中,與中國關係友好的國家也不少,但像柬埔寨這樣敢兩肋插刀的鐵跟們,至少目前,還真是獨一份。
中國也是看在眼裡。2013年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時,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習總感慨地說了這樣一段話: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柬友誼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兩國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更是好兄弟。中柬關係是國與國友好共處、密切合作的典範。
在中國外交詞典中,被認為是「四好」——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的國家,此前只有巴基斯坦,柬埔寨是第二個,從某種程度上說,柬埔寨正成為中國的第二個「巴鐵」,而且外交助益更加顯著。
在這次出訪前的署名文章中,習總還寫道:
柬埔寨諺語說,「只有在患難中,才能識別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中國人民和柬埔寨人民重情守諾、坦誠相待,中柬友好已經深深紮根於兩國人民心中。
【2】
習總這次出訪第一站,就到柬埔寨,完全是順理成章。應該也是打造第二個「巴鐵」的重要一環。
這也以實際行動顯現出對柬埔寨的看重、讚賞,你夠朋友、夠義氣,我自然投桃報李,不會虧待你。當然,柬埔寨也知道跟著中國混,會有的特殊收益。
這其實也顯現出中國外交的義利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