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變速器調整方法山地車前後變速怎麼調節?

@ 2016-10-13

山地車變速器調整方法山地車前後變速怎麼調節?

山地車後變速器調整圖文教學

後變速器的調整對於單車騎士來說,是繼更換內胎之後必備的重要技能,比如說更換輪組時,就有可能需要因為飛輪位置的些微不同而需要調整。變速線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的鬆弛,或是吊耳應力的累積甚至不小心碰撞導致的變形,都需要經過重新調整來讓變速效率維持最佳的狀態。

在進行調整之前,先來稍微了解一下後變速器的結構,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三家主流品牌的機械式後變速器雖然在設計上有些差異,但基本結構都是相同的:B螺絲調整導輪與飛輪的距離,H、L螺絲調整變速器的動作範圍,變速線張力調整鈕調整上下鏈的速度。

關於變速線更換的時機,除了斷裂之外,當發現升檔手感變得較重,或是降檔速度變得較慢,就有可能是變速線與變速外管之間有出現生鏽或是卡泥沙的情況。在決定更換變速線之前,可以先試試以以下步驟解決:

將後變升到最大檔位

不轉動踏板,將變速撥桿退到最小

將暫時呈現鬆弛狀態的變速外管由車架止線栓抽出

以WD40或是類似油品噴在布上擦拭露出的變速內線

在已經乾淨的變速線上塗抹黃油

將變速外管復位

轉動踏板讓鏈條回到最小的檔位

某些車架止線栓若為碳纖維材質,可能就沒有切出可讓變速線由側邊通過的縫隙,還有部分走內線的車款,就無法用這樣的方式清潔內變速線,請直接換新。

以下教學步驟以筆者本身的經驗為主,建議新手實際操作前先閱讀原廠說明書。

Step1 確認後輪正確安裝

後輪拆卸後重新安裝若出現了變速不準的情況,除了可能是搬運過程中的碰撞造成變速器或吊耳變形所造成之外,對新手來說更為常見的是後輪未正確安裝,導致偏向一邊,或是快拆未確實壓緊。扳開快拆之後,以雙手食指勾住快拆兩端,拇指抵住車架勾爪,略為抬高車身敲擊地面,確認花鼓軸心有確實進入勾爪之中,再重新壓緊快拆。

Step2 確認鏈條壽命以及清潔傳動系統

鏈條用久了會被拉長及磨損,繼續使用會加速飛輪、齒片及後變導輪的耗損,因此定期使用鏈條規確認鏈條長度是否仍在延展容許範圍內是重要的保養工作之一。以筆者所使用的PARK TOOL CC-3鏈條規為例,只要.75的一端能夠放入鏈條之中,即代表磨損量達到0.75%,另外找兩個位置測出相同結果則立即換新鏈條。

之後先從清潔飛輪開始,可以選擇拆下擦拭或是以長毛硬刷搭配清潔劑使用,如Finish Line的Grunge Brush就相當方便好用,一端的三向硬刷可用來清潔鏈條及大盤,另一端的長毛硬刷即可用來清潔鏈條。也可以考慮使用鏈條清洗器,不過之後還要再清理是比較麻煩的部分。

後變導輪是另一個清潔的重點,若許久沒注意到這部分的保養,黏膩的鏈條油會在導輪上累積出厚厚的油泥,這也是常見導致變速不順的原因之一。

Step3 校正後變吊耳

後變速器來到最大飛輪位置時,與後輪鋼絲之間幾乎只有不到5公厘的距離,只要吊耳向內偏擺,加上用力踩踏時的形變總和,就有可能導致後變速器捲入後輪之中,輕者吊耳斷裂後變歪斜,重者車架毀損後輪報銷,甚至造成車禍的發生,不可不慎。

也許會有人認為直接換新勾爪比較省事,但是大部分勾爪為鑄造製程,即使是新品也無法保證精準,細心的技師會在組裝新車時即用吊耳校正器做確認,而以筆者的經驗來說,即使是知名大廠,也幾乎都要做過吊耳校正的程序。

以PARK TOOL 吊耳校正工具DAG-2來說,購入成本約在2K出頭,DIY玩家自備一組相當合理,或是可以付費請店家處理.運作原理為測量以吊耳為圓心所畫出的圓。

Step4 變速線張力調整鈕歸零

為了爭取較大的變速線張力調整空間,在更換新線之前必須先將旋鈕以順時鐘方線旋轉到底。在不更換變速內線時的旋出範圍以2~3牙之內為佳,若超出則將旋鈕歸零,放鬆內線固定螺絲並重新拉緊再進行調整。

Step5 調整上下限制螺絲

L和H螺絲分別限制了變速器做動的上下範圍,若超出此範圍可能導致鏈條脫離飛輪,造成車架刮傷或是輪組鋼絲刮傷,甚至讓後變速器捲入後輪。

調整H螺絲時,將檔位退到最小飛輪的位置,並將前變速器變到大盤的位置,確認最小飛輪是否與後變導輪成一直線。之後以右手轉動踏板,左手食指扣住後變本體,以拇指推動後變連桿,使鏈條上去3、4檔之後放開,確認鏈條是否能回到最小檔位,若掉出飛輪範圍,則順時鐘旋轉H螺絲。若無法退回最小檔位,則逆時鐘旋轉H螺絲,並持續轉動踏板,直到鏈條能夠退到下最小檔為且無異音為止。

調整L螺絲時,轉動踏板將前變退到小盤檔位,並手動將後變速器推至最大飛輪的位置,若鏈條掉入飛輪及鋼絲之間,或是後變導板敲擊到鋼絲,則順時鐘旋轉L螺絲,直到鏈條不會掉下去為止;若鏈條無法順利上到最大飛輪的位置,則逆時鐘旋轉L螺絲,直到鏈條能夠順利上到最大飛輪檔位為止。

Step6 安裝新內線

市面上變速內線的選擇琳瑯滿目,拋開奈米等廣告用詞的迷思,判斷內線優劣的方法,除了用手觸摸即可感受到的滑順度差異之外,肉眼也可判斷由無數根細線編織起來的表面是否經過研磨,這些細節會造成完工後變速手感的滑順度,若是線材表面有鐵氟龍之類的鍍膜,則不須在安裝過程中抹上黃油。

Step7 迫緊線管間隙

安裝內線完成之後,必須確認變速外管與止線栓之間的間隙縮到最小,否則使用沒多久又必須再次調整內線張力。蛋的作法是在最小檔位時,一隻手抓緊後變速器不讓其動作,一隻手強行撥動變速進檔撥桿,利用內線的力量迫緊各部位的線管間隙。

迫緊完畢之後,試拉未被包覆的變速內線,若張力過松則放鬆內線固定螺絲並重新拉緊。

Step8 調整B螺絲

B螺絲存在的目的在於調整後變在最大飛輪檔位時,導輪與飛輪的距離,在不讓兩者接觸而產生異音為前提之下,導輪與飛輪越近則變速效率越好,以SHIMANO、SRAM的規範為例,這個距離??的最小值為6mm,可用6mm的內六角扳手做確認。順時針旋入則導輪與飛輪的距離越遠,反之則越近。

Step9 調整變速線張力

接下來開始轉動踏板同時一格一格撥動變速撥桿,觀察後變速器的動作情形,每個檔位至少停留三秒,若升檔速度太慢,則逆時針旋轉張力調整鈕;若降檔不順或是速度太慢,則順時針旋轉張力調整紐,直到取得進退檔速度的平衡點為止。

Step10 收線尾

蛋習慣在變速內線固定螺絲之後約3公分的位置剪去多餘線尾,主觀認為這樣的長度較美觀,且保有足夠空間在將來若需放鬆固定螺絲調整時使用。在剪線時,最好一手捏住要保留的一端,避免內線分叉。之後用剪線鉗內建功能或是任何順手的工具將線尾套壓緊。

山地車變速器怎麼用?

1、首先調後撥鏈器。先將轉把轉到變速拉線最鬆的檔位。數字顯示的轉把調到數字大的檔位,如有6的調到6檔,有7的調到7。之後轉動腳踏讓後撥鏈器將鏈條變到最小的齒盤。

2、把後變速器的拉線收緊鎖死。讓撥鏈器停在最小的齒盤而且不會掉下小齒盤的地方。然後找到撥鏈器上的下止位螺絲,調節這個螺絲,讓這個螺絲剛好頂到撥鏈器的下止位鐵塊上。這樣鏈條隨便怎麼變速都不會從齒盤上掉下來了。(注意:下止位螺絲上有個英文字母L的就是,有個H字母的是上止位螺絲)

3、然後轉動腳踏的同時扭動變速轉把讓後撥鏈器將鏈條變到最大的齒盤,停在不會從齒盤上掉下來的位置上。調整另一個上止位螺絲(帶H的那個螺絲)。讓它剛好頂到撥鏈器的上止位鐵塊上。這樣鏈條隨便怎麼變速都不會從齒盤上掉下來了。

4、調好後撥鏈器後,開始調前撥鏈器。第一步是先定位前撥鏈器在座管上的工作高度,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調得好不好影響到後面的調試。先轉動轉把的同時轉動腳踏讓前撥鏈器將鏈條變到最大的齒盤,齒盤平面與撥鏈器平面平行後,齒盤尖與撥鏈器的間隙為3毫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這個位置決定了後面的調試順利與否。

5、第二步是調節下止位。鬆開轉把讓前撥鏈器變到最小的齒盤上,調節後變速器讓鏈條變到中間的齒盤,這是為了讓前撥鏈器不會因為後變速器變動後蹭鏈條。再調節前撥鏈器的下止位螺絲(有L字母的那個),讓前撥鏈器的鏈條停留在前撥鏈器的中間位置。這樣下止位就調好了。

6、第三步是收緊接線並鎖緊,這一步沒什麼好說的。花了不少的錢裝出來的好車,結果並沒有發揮出車車的性能,甚是可惜啊。那麼變速應該怎麼用呢?

7、第四步是調節上止位。將前變速器變到最大的齒盤上,調節上止位螺絲(就是有H字母的那個),讓鏈條處於前撥鏈器的中間位置。調節的時候還要保證後變速器是處於齒盤的中間位置。

8、調節好前撥鏈器後,還得分別把前撥鏈器變到最小的齒盤和最大的位置,再試試後撥鏈器變速器的上止位和下止位是否合適,如不合適,還要稍作調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