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媽媽請加備孕群,群內有營養師和中醫指導備孕,步驟:關注訂閱號:海寶營養師說備孕——「備孕群」,記得遵守群規,廣告勿進。
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就像我們正常人走路一樣,你不會走路或者走路姿勢不對,那就不正常了。而對於胎動,我們了解胎動,不僅能了解胎兒最新狀況,也能降低胎死宮內的幾率。
你可能要說,去醫院也能檢查胎兒情況,有必要自己數胎動嗎?但是海寶君建議:雖然醫院可以藉助超聲波來檢查胎兒狀況,但畢竟檢查次數有限,所以寶媽最好學會自己在家數胎動。
通常在懷孕後6個月,准媽媽就可以自行計算胎動次數了,建議飯後休息時間,選擇舒適的姿勢躺下,頭部稍高,專注於胎兒的活動,測定一下一定時間內胎動的次數。
這裡海寶君要強調一點:雖然胎動次數雖然重要,不正常時也不要緊張。胎動雖然能夠反映胎兒的健康狀況,但也是較主觀的感覺,因此准媽媽也不要過於緊張。如果一天到晚都擔心胎兒是否胎動不夠、出了問題,不僅會增加心理壓力,影響正常工作,還會干擾日常作息,間接地也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
有很多寶媽都知道,孕婦感到胎兒活動頻繁的話,一般會被認定為胎兒情況穩定;當孕婦覺得胎動減少時,先不要著急,可吃點東西後再觀察30-40分鐘,如果這時候胎動次數仍然很少,甚至停止了,請立即就醫,以確保胎兒的安全。
我們都知道,在孕後期,特別是接近預產期時,胎兒已經發育基本完成,體型較大,在媽媽肚子裡可活動空間較小,不能像早期那樣施展拳腳,所以活動較少,但至少12小時之內胎動應多於10次。即使胎動計數仍在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有些許變化,還是要記錄下來,因為這往往是異常胎動的開始。
如果感覺胎動與平時顯著不同,如在12小時之內胎動少於3次,或較前一日胎動數減少了一半以上,甚至停止,表示胎兒可能有問題,請立刻諮詢醫生。
那麼,正常的胎動頻率是多少?如何計算和測量胎動?
1、數一數每小時的胎動次數是否在3次以上。
2、白天,如果至少已感覺到10次胎動,就可以停止計數。
3、在吃完午餐或晚飯後,向左側躺,計算出現10次胎動需要的時間,超過10次就可停止計算。在餐後,胎動10次所需的時間大多不會超過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如果1-2小時之內胎動仍不足10次,應求助醫生。
4、晚飯後休息時,記下1小時內胎動的次數,一周後通常可以發現,寶寶在相同時段中每小時的胎動次數差不多,可將此記錄作為基準,之後如果發現胎動明顯不及以前,甚至停止,就要趕快聯絡婦產科醫師,安排做進一步的胎兒評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