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寶媽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吃母乳吃的很順利,怎麼喂了幾次奶瓶,結果寶寶一吃母乳就會使勁躲開哭?那今天Tina就來和您說說,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出現了媽媽應該怎樣做呢?
這種情況被稱作乳 頭混淆,為什麼會發生?
乳 頭混淆簡單說就是寶寶分不清究竟該用哪種方法吃奶,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新生兒寶寶時期,也就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媽媽總是在乳 頭和人工奶嘴之間換來換去,導致寶寶在吃母乳時表現出煩躁或者是乾脆拒絕母乳。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這就是吃母乳和吃奶瓶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吃母乳時:寶寶一含住乳房,他的舌頭就會把媽媽的乳房壓在自己的上齶上,同時裹住乳房並以有節律的動作來吸吮,這就將媽媽的乳 頭周圍部分吸得又平又長。接下來他的舌頭後半部分落下來,形成一個槽道,這樣母乳就能從乳 頭流進來。然後寶寶吞咽乳汁並且呼吸。此時寶寶的嘴唇是翻出來的,並一直裹住乳房,這樣就形成了一道密封。
吃奶瓶時:寶寶的嘴唇會緊緊地叼著硬硬的人工奶嘴,而他的鄂不需要動,奶瓶里的奶是無需等噴乳反射就能立即流出來的,因此寶寶不費什麼勁就能馬上滿足。
如果寶寶用吃母乳的方法來吸奶瓶的話,他就會一下子就吸出一大股奶出來,這就使得寶寶不得不用舌頭堵住這些大量的奶,以免被嗆著。
如果寶寶用吃奶瓶的方法吃母乳的話,寶寶費了很大的勁兒,也只能吸出少量的乳汁。
為什麼容易發生在新生兒時期?
因為此時的寶寶吃媽媽的母乳還處於練習階段,本身技術就不夠嫻熟。所以說如果出生後最初的三至四周使用人工奶嘴的話,估計95%的嬰兒會出現乳 頭混淆。只不過差別在於,有些寶寶使用奶瓶一周時間才會出現;而有的寶寶僅僅用了一到兩次奶瓶就會出現這個問題。
一旦寶寶滿月前都在順利的進行母乳喂養,那麼發生乳 頭混淆的幾率就會顯著降低。
怎樣做避免出現乳 頭混淆?
1.寶寶滿月前儘量不選擇使用奶瓶,因為對於正常健康的寶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通過奶瓶喂水或喂奶。
2.即使之後要上班的媽媽,也應該在寶寶滿月後再使用奶瓶。
3.不要給未滿月的小寶寶選擇安撫奶嘴。
4.如果因為某些特殊問題,未滿月前需要使用奶粉喂養或者是媽媽不能哺乳,請選擇用小勺哺喂。
如果寶寶出現了乳 頭混淆,媽媽應該怎麼辦?
第一步:立即停掉所有的人工奶嘴。寶寶出現拒絕媽媽乳 頭時,我們可以選擇用小勺子喂母乳或奶粉。
具體方法如下:
1.豎著抱起寶寶。
2.將勺子中放入少許母乳或奶粉。
3.把勺子放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少量液體流進寶寶嘴裡。
4.再喂下一口之前,給寶寶足夠的時間吞咽每一口。
5.記得給寶寶的衣服上墊上毛巾或紙巾,防止撒上奶。
第二步:協助寶寶做正確的動作
寶寶天生對吸吮感興趣,與用勺子喂相比,寶寶更願意選擇母乳。
當寶寶重新開始嘗試吸吮媽媽的乳 頭時,寶媽一定要協助寶寶:做到胸貼胸,腹貼腹,下顎貼乳房。頭、背、臀在一條直線上。然後寶媽用C字型托起乳房,將乳 頭和大部分乳暈都送含到寶寶嘴裡。
如果他含的不對,就中斷吸吮,鬆開寶寶的嘴巴,讓他重新含。
第三步:製造適當的假象
一旦寶寶含住乳房,我們就用消過毒的注射器放入乳汁,然後順著乳房滴下來,這樣可以激起寶寶吃奶的興趣。
在這裡,Tina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寶寶越餓時,就越容易接受母乳。最容易接受乳 頭的時間往往是睡覺前或者是飢餓前的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