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輕鬆徒步二十條
剛開始徒步的時候,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你是剛剛參與到戶外徒步的陣營中來, 一定不要急於求成。
下面的幾條原則對於剛開始徒步的戶外愛好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
不要逞強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 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 最好找一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 科學地衡量自己的體能:
頭幾次外出徒步的時候最好堅持走若干個小時,而不要計劃一定要走多遠,
通過這樣的幾次摸底,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後, 再適當增加徒步穿越的強度。
3 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錯過了周圍的風景:
在戶外徒步,強身健體只是其中一個目的, 不要為了一些所謂「自虐」的目的來暴走,
大強度的體力付出, 有時候會得不償失。記住戶外徒步的時候,
最恰當的速度是能夠維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4 學會休息的步法:
對於走路,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在徒步的時候, 應該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
這樣的你的體力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利用。
5 徒步的時候要「多吃多喝」:
多吃多喝的定義不是暴飲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計路可能都走不了了。
這裡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頻度,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
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 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
如果天氣比較熱,流汗多,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點鹽。
6 在徒步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休息:
一般每走50分鐘需要休息10分鐘,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衡量加減。
登山杖 剛開始徒步的時候,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你是剛剛參與到戶外徒步的陣營中來,一定不要急於求成。
下面的幾條原則對於剛開始徒步的戶外愛好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7 最好有兩根可以自由伸縮、攜帶方便、有防震功能的專業登山杖。
如果沒有,當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樹枝、木棍代替。
8 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
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
9 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於你的身體又增加了支點,
有利於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10 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
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11 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
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12 雖然不是丐幫,但是有了登山杖, 就等於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
逢村過寨的時候,你可以用它來對付野狗。
13 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
14 冬天的時候,經過有雪的低矮樹木時,
可以用登山杖把樹枝上的雪打下來,這樣雪就不會掉在身上了。
15 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
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愛好,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選擇。
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方向 安全第一是戶外輕鬆徒步的前提。
在野外,如果不小心迷路了, 可不是一件小事。
為了避免迷路,除了跟經驗豐富的領隊、嚮導活動外。
作為每一個參與者在徒步的時候,還需要多留心,
清楚自己的位置與方向。
如果隊伍中這樣細心的「識途老馬」有好多,一旦迷路也一般能回到來時的路上。
16 在前進的時候, 隨時要注意所經過的明顯的自然標誌,
如河、湖、岩壁、 形狀比較有特點的山頭等,
這樣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據這些明顯標識來找回來時路。
17 我們徒步的地區,大都有當地人活動,
可以根據小路的大小或有無經常走動的痕跡來進行判斷。
如果你徒步的路線曾經是熱點路線, 可以留意路上是否有一些先行徒步愛好者留下的路標。
18 如果沒有攜帶指南針,在有太陽的時候,結合時間,
可以通過看自己的影子,來知道自己大概的前進方向。
19 徒步的時候,最好帶只手錶, 這樣對時間能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知道自己還有多少路程要走。
20 每個地區太陽下山的時間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可以向當地人諮詢一下當地太陽落山的時間,
根據時間及時地尋找營地或準備休息,徒步的時候要儘量避免走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