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鄉下都是自家養的雞,非常的地道,味道非常的鮮,非常美味!很多人都是好這口鮮湯。雞湯可以起到緩解感冒症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見雞湯對人體是有一定的補益作用的。你們喜歡喝嗎?你們認為是燉著好喝還是煲的湯好喝呢?
首先要冰凍。我們自己殺的雞不要馬上就開始切來煲湯,這樣做實際上這是不對的。雞殺了之後,應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4個小時再取出解凍煲湯。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動物驟然被殺,體內會自然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的熱肉細菌繁殖迅速。冷凍既殺菌,也讓肉從「僵直期」過渡「腐敗期」到「成熟期」,這時的肉質最好,再來煲雞湯明顯香嫩。
再用淘米水浸泡洗乾淨。我們知道,淘米的作用十分的大。煲雞湯前,可以把洗乾淨的雞,放入淘洗大米的水中浸泡十分鐘左右。這樣一來可以去除雞皮上的異味,二來又可以讓雞肉變得更鮮嫩。只用簡單的材料,就可以收到非凡的效果。
然後雞要過水一下。就是把雞、冷水、薑片一同放入鍋內,開大火煮沸。通過飛水不僅可以去掉雞的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薑片可放多些。
沖冷水定好型。飛水處理好的雞,應迅速撈出來,在冷水下沖洗乾淨。這樣一方面可以衝掉飛水時,雞身上附著的一些浮沫,二來還可以使雞湯在煮的過程,肉不容易散爛、保持皮跟肉的完整性。
去除不用的雞雜。這一步可以使說是關鍵中的關鍵。去掉雞身上的一些附件,是煲制美味雞湯的關鍵。這些影響湯的成色和味道的附件包括:雞的紅色內臟,比如肝,肫、肺、心等(可以留作其它菜肴用),但煲雞湯時一定要去除;剪掉雞爪上的趾甲,指甲里存有大量的細菌,煲湯會不利於衛生;雞鼻,它是在雞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間的一段距離,不去除的話,雞湯會有股異味;雞屁股。這個部分可以多切除一些,煲雞湯時尤其要注意不要留用,雖然有的人還是蠻喜歡股味道。
最後放鹽。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雞湯的口味。不是在下鍋時就放鹽,也不是半熟時放,就和炒菜一樣,在最後放鹽。鹽煮長了會與雞肉發生化學反應,雞肉里的蛋白質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鹽和別的調味品一定要在雞湯已燉好時放。
小貼士:
1、一定要用米水浸泡雞,這樣才能去除雞皮上的異味。
2、雞爪、肺、腸、雞頭不要放進去煲湯。
3、要冷水下鍋來煲,這樣煲的湯才好喝。
4、儘量不要放太多的食材(紅棗、檔參、杞子)來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