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黃金24小時很重要,想寶寶健康,4大關鍵任務要做好!

@ 2016-10-12

懷孕是這世界上最神奇的事,難以想像一個小小胚胎能在自己腹中逐漸發育成一個小寶寶。雖然懷孕過程中體驗到各種甜酸苦辣,但是當寶寶以洪亮的哭聲證明他的到來,看著這樣可愛的寶寶,似乎所有的哭和累都值得。小寶寶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給你忙碌,在寶寶出生的黃金24小時內,這4項任務很關鍵,你是否有做好?

第一大任務:寶寶宣告---哭聲

由於寶寶在母體成長時,寶寶呼吸是通過胎盤來獲得氧氣,出生後要適應新環境,開始自主的呼吸,通過啼哭孩子的肺泡開始擴張,聲帶受到刺激發出聲音,即是我們所聽到寶寶的第一次哭聲。

所以哭聲不僅象徵寶寶的出世,也能放映寶寶的健康,如果寶寶一出生有響亮的哭聲,說明寶寶很健康,如果寶寶反應沉悶,或者是聲音微弱、沒有啼哭,此時醫生會拍打他的小腳丫或小屁屁,如果寶寶能夠哭出來則無事,沒有哭出來,家長就要擔心了。

第二大任務:剪臍帶

臍帶是從母體獲得養分的重要紐帶,寶寶出生後則需要剪掉臍帶,此時寶寶和媽媽都不會感到疼痛,也不用擔心美觀問題,因為寶寶的肚臍形狀取決於遺傳因素。建議生下寶寶三分鐘後剪掉臍帶,因為流向新生兒的臍帶血可以預防寶寶貧血,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可以重建人體的造血和免疫系統。

第三大任務:寶寶拉墨綠色便便

正常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12小時內,拉出墨綠色的胎便,媽媽是否會被嚇到,懷疑這是異常現象,別擔心這是正常現象。

正所謂十月懷胎,寶寶已經在媽媽的肚子裡呆那麼久了,她們肯定積攢了很多胎便,於是分娩後,寶寶拉出的便便顏色偏向墨綠色或黑色,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便便顏色會逐漸恢復正常。

而且媽媽也要知道,剛開始寶寶排便會比較頻繁,一天會拉3次左右,持續時間為3天左右,等到寶寶接觸母乳和新鮮食物後,寶寶便便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第四大任務:接種疫苗

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必須要接種B肝疫苗第一針和卡介苗第一針,相信不少新手媽媽會疑惑,什麼寶寶打預防針時,沒有哭啼?也有媽媽反映出寶寶在打完針後,象徵性的哭了兩聲。

事實上,5個月前的寶寶,在打預防針時,延遲哭泣或不哭都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此時寶寶的末梢神經尚未發育完全,對於快速尖銳的刺激沒有多大的反應,所以家長無需過於緊張。

溫馨提示:寶寶剛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要逐漸去適應,小病小痛都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家長不用過於緊張。除了要細心照顧寶寶,也要注意產媽的身體健康,有個好身體,才能給寶寶最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