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金融雜志《環球金融》近日發布了一份全球最有錢的國家/地區榜單,或者說「哪個國家/地區的人最有錢」榜單,讓小編浮想聯翩。
猜猜有沒有新加坡?一個一個看,不準往後翻!
注意:是人均GDP(購買力平價),單位:國際元。
先看,再解釋。
第25名,法國: $41,396
第24名,比利時:$42,923
第23名,冰島:$44,575
第22名,阿曼:$44,903
第21名,丹麥:$45,800
第20名,加拿大:$45,981
第19名,中國臺灣:$45,996
第18名,德國:$46,165
第17名,瑞典:$46,386
第16名,奧地利:$46,906
第15名,澳大利亞:$48,288
第14名,愛爾蘭:$48,786
第13名,荷蘭:$48,797
第12名,巴林:$52,830
第11名,沙烏地阿拉伯:$56,253
第10名,瑞士:$56815
第9名,美國:$57,045
第8名,中國香港:$57,676
第7名,阿聯:$67,201
第6名,挪威:$67,619
第5名,科威特:$71,600
第4名,文萊:$80,335
當當當,隆重推出---
第3名: 新加坡!$84,821
第2名,盧森堡:$94,167
第1名,卡達:$146 ,011
好,現在來解釋,這個榜單是怎麼認定哪個國家的人最有錢的。它是按照每個國家的人均GDP----相當於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和排名的。 購買力平價,可以理解為購買力水平或者相對購買力,它考慮了生活成本、通貨膨脹等因素,所以更能反映和橫向比較不同國家不同的個人收入水平。
比如,在 A 國家, 1000 美元的年收入在 B 國家看來可能低得驚人,但這 1000美元在 A 國家卻可以買到比在 B 國家更多的東西,那就意味著A國的購買力平價更高了。
所以說購買力平價適用於反映收入水平,但也很有爭議,因為它要真的做到準確科學,就必須窮盡所有的商品和勞務價格統計,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另外,這個排名是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相關數據,並按照「國際元」統計出來的。
暈!國際元又是神馬?它只是一種 假設的貨幣單位, 在特定時間與 美元 有相同購買力, 常用於比較各國生活水平。其實小編也是外行,就權當美元理解吧。
無論如何沒想到,一不小心居然生活在了全世界第三有錢的國家,想想都激動。還有更令人振奮的----再過幾年,我們還會更有錢!!
這是2020年全球人均GDP(購買力平價)排名預測,新加坡排第二,有木有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