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為貫穿始終的規律。仔細研究那些曾經輝煌的華夏王朝,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不經過殘酷的統一戰爭,就不可能實現最終的崛起和輝煌。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外患和分裂之後,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再度崛起的難得機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會簡單的重複。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之路註定與以往大不相同,國家統一和主宰海洋成為決定國運興衰的關鍵性因素。中華民族的崛起不可能簡單複製美國的模式,但可以充分汲取其成功的經驗,為我們未來的行動指明道路。美國的崛起之路經歷了以下幾個重要階段,分別是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主宰海洋、稱霸世界。美國崛起的這些重要階段,無一不是通過戰爭手段完成的。
決定美國國運的都是哪幾場戰爭呢?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擴張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完成了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主宰海洋和稱霸世界的任務。而決定中國國運的必然是這幾場戰爭,抗日戰爭,統一台灣的戰爭和主宰整個南海的戰爭,分別完成民族獨立、國家統一和大國崛起的任務。如果您對所謂"和平崛起"的理論深信不疑,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對您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中國這個崛起中的大國和美國這個守成大國之間的博弈,由於其文化、種族和社會制的巨大差異,絕不可能通過和平手段實現新老交替。二戰後英美兩國之間世界霸權的和平轉移,純粹是兩個同文同種的西方世界大國之間的內部事務,中美之間不存在任何複製這種模式的可能性。
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解放台灣的戰爭,由於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擾,不得不暫時中止。隨著改革開放後中美關係的緩和,中央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同時明確指出絕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權利。出於維護兩岸炎黃子孫共同利益的考慮,避免再度發生骨肉相殘的人間悲劇,中國共*產*黨決定探索一條前所未有的和平統一之路。從此和平統一成為解決海峽兩岸問題的主旋律,中國開始埋頭進行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瞠目結舌的經濟奇蹟。
我們以往分析海峽兩岸統一的問題,往往只談美日聯盟可能的武裝干涉,而避談中國內部錯綜複雜的社會和民族問題。這種情況當然可以理解,畢竟國內問題太過敏感,一旦評論出現某些偏差,造成的後果大家都懂的。筆者在這裡簡單說一下,漢武帝即位之初,下決心徹底消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但是他充分認識到無論是內政還是軍事,當時的漢朝都缺乏與匈奴進行決戰的實力。因此,他並沒有莽撞的派軍隊立即與匈奴交戰,反而出人意料的做出與匈奴和親的決定。在穩定了與匈奴的關係之後,他馬上下狠手解決國內的反對勢力和不穩定因素,最後才是派出多路大軍徹底掃蕩匈奴巢穴。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的問題往往出在內部而不是外敵。國內有很多人對"韜光養晦"和"維穩"頗有微詞,回顧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往事,你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有些人喜歡拿宋朝對金國的割地賠款、委曲求全,與中國共*產*黨的"韜光養晦"政策相提並論。他們顯然忽略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宋朝割地賠款換來的是國力日衰,而共*產*黨的"韜光養晦"成就了中國的經濟騰飛和富國強兵。只有認識到二者的本質區別,才能全面理解我黨和平統一政策的真諦。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對石油等能源和海外市場的依賴越來越深,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占中國GDP的比重非常大,這些軟肋都需要強大軍事力量的保護。維護海洋安全和權益,成為中國能否成功崛起的決定性因素。中國要保證大北京經濟圈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絕對安全,全面掌控南海成為必須優先完成的目標。要完成全面掌控南海的目標,就必須在該地區建設大批牢固的支撐點,並且在這些地點修建大型機場、碼頭和防禦設施。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南海9個島嶼的填海造島作業,填海面積是其他聲索方占據島礁面積的三十倍。中國在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濟礁修建了跑道超過3000米的大型機場和軍用碼頭。這三個新建的大型島礁和位於西沙的永興島,形成了經略南海的堅固支撐點和前進基地。中國只需要再完成黃岩島基地的建設,就可以完成爭奪南海主導權的基本布局。
美國不愧是獨霸世界多年的超級玩家,他敏銳的觀察到建設黃岩島基地是中國爭奪南海控制權的關鍵性一步。美國政府和軍隊幾乎同時對中國發出警告,如果中方開工建設黃岩島基地,將引發中美之間的徹底攤牌。美國太平洋總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宣稱,他的部隊已經做好了"今夜就開戰"的準備。他還表示,包括黃岩島或整個南海在內,都可能成為中美兩國之間的戰場。如果你認為美國人純屬虛張聲勢,顯然是低估了這隻"紙老虎"維護世界霸權的決心。不久之後,美國政府就將南海列入"美國最高利益"的名單,而為了維護所謂"最高利益",美國是不惜與任何對手一戰的。
美國對黃岩島如此重視,甚至到了不惜與中國一戰的地步,難道真是為了維護其"盟友"菲律賓的國家利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美國從來沒有為盟國利益而犧牲自己的政治覺悟,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南海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內海。如果中國把西沙永興島、南海三大新建島礁和黃岩島都建設成為堅固的軍事堡壘。那麼中國在南海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就都擁有了堅固的支撐點和前進基地。這種布局等於將南海整個裝進中國的口袋,南海即將成為中國人的內海,這種前景是追求世界霸權的美國政府絕對無法接受的。美國馬上就使出了兩記狠招,一個是派出雙航母戰鬥群巡航南海,另一個是借菲律賓提起的南海非法仲裁攻擊中國。
面對美國在南海發動的雙重攻勢,中國政府的態度也異常堅決。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強硬表態,"哪怕美國全部十個航母戰鬥群都開進南海,都嚇不倒中國人"。在南海非法仲裁結果公布當天,中國政府先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外交部聲明》和《國防部聲明》。當天習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先後發表講話,後來又發布了《人*大外委會聲明》和國務院新*聞辦白皮書。其中最為強硬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這個聲明第一次出現了中國在南海擁有內水的表述。內水意味著南沙所有島礁都是屬於中國的,島礁所包圍的海域都是中國內水。該個聲明意味著中國要使用武力奪回全部南海島礁,即使和所有聲索方都撕破臉也在所不惜。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南海、北海和東海三大艦隊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習。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海軍政治委*員苗華,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參加演習。解放軍四位上將同時坐鎮指揮實彈演習,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極為罕見。演習期間突然傳出消息,戰略火箭軍、空軍和海軍的某些重點部隊開始召回退伍老兵。和平時期召回後備役士兵,這是戰爭總動員的節奏,中國軍隊已經做好了全麵攤牌的準備。
前方傳來消息,美軍航母戰鬥群已經全部撤出南海,所有兵力向第二島鏈的美軍基地收縮。美軍要動手了,航母戰鬥群進行隱蔽機動,在中國戰略火箭軍的打擊範圍之外埋伏,準備發動突然襲擊。美國海空軍部隊在關島大規模集結,中美之間的海空大決戰一觸即發。南海陷入令人窒息的平靜,但是戰爭並沒有爆發,局勢朝著緩和的方向發展。也許美國根本就不打算和中國開戰,也許歐巴馬不想成為美國最後一任總統,真正的原因可能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無論如何戰爭並沒有發生,但是黃岩島這個困擾中美關係的定時炸彈,並沒有被徹底拆除。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南海島礁全部都是我們的,這片海域是我們的內水。美國也針鋒相對的表示,南海事關美國的核心利益,你敢填黃岩島我就動手。中美兩國都對南海勢在必得,發生武裝衝突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那麼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呢?
習近平主席在視察寧夏時講了一句話,"中華民族的能量壓抑的太久了,該爆發一下了"。能夠被稱為中華民族爆發點的事件,只可能是"統一台灣"或是"收復南海島礁"。以筆者對習總的了解,無論解放台灣是一件多麼輝煌的功業,勝利者都不能稱為"民族英雄"。而習總註定要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收復南海島礁才是揚我大漢神威的絕好機會。因此,建設黃岩島基地的行動,一定會在習總任內展開。也就是說,中國會在五年之內闖美國紅線建設黃岩島,中美之間很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有什麼因素能夠避免中美因爭奪黃岩島而爆發的大決戰嗎?筆者認為有兩點因素:第一,特朗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導致美國政府的亞太政策發生巨變。特朗普並不象其刻意表現的那樣瘋狂,他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保守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他並不是要放棄美國的全球霸權,而是暫時把拳頭收回來,不斷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特朗普比歐巴馬更危險,但是積蓄力量需要時間,中國也許能夠抓住機會收回黃岩島。
第二,蔡陰蚊受美日兩國的鼓動,突然發動重大台獨事變。如果美國政府發現黃岩島衝突不可避免,很可能先下手為強,與日本聯手策動蔡陰蚊發動台獨事變。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麼習總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被動的解決台灣問題。台灣問題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悲劇,在台灣海峽與美日聯盟進行決戰,對於大陸來說更為有利。打敗美日聯軍解放台灣,習總一樣可以成為民族英雄。
如果以上事件都沒有發生,那麼中國在五年內必然會建設黃岩島基地,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就不可避免。中國正在掀起大力加強戰略火箭軍和大規模生產戰機、戰艦的高潮。在五年內能夠大幅度增強解放軍的核反擊能力,以及爭奪南海制空權與制海權的能力。尤其是大幅增加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常規動力攻擊性潛艇的裝備數量,充分利用美國海軍反潛能力的短板,在南海展開大規模的潛艇戰。南海對中國來說生死攸關,對美國而言則並非其核心利益。中美之間的武裝衝突一旦發生,比拼的就是誰能夠承受夠更為慘重的損失。中國可能受到的損失更大一些,但是堅持到最後的也一定是我們。中國擁有堅實可靠的核盾牌,美國不可能最終迫使中國屈服,失敗的一定是驕狂的美帝國主義好戰分子。
綜上所述,決定中國國運的兩場戰爭很可能在五年內爆發。不論是解放台灣的統一戰爭,還是收復南海島礁的大國崛起戰爭,都會極大改變全體中國人民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再度復興和崛起不可阻擋,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這一歷史進程。筆者作為一個驕傲的中國人,期待親身見證這一神聖時刻的到來。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歐巴馬欲哭無淚:間接幫助了中國的崛起
美國重返亞洲搞戰略再平衡,原本是欲孤立中國並進而遏制中國崛起。
為此先把亞洲局勢搞亂,藉此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可是事與願違並弄巧成掘,不但沒有達到孤立與遏制中國的目的,反而把中國推向了亞洲舞台的中心,助中國登上了亞洲寶座。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
1.美國間接的幫助中國提升了國際影響力。美國明確表示中國為未來最大的潛在對手,並為此急於重返亞洲。
這是對中國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一個極大的肯定。這本身就是自覺不自覺的滿世界宣傳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
要知道,中國威脅論是一把又刃劍,即可能成為孤立中國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可能成為嚇阻亞洲國家倒向美國障礙。
由於美國製造的中國威脅論太逼真,這反而使亞洲國家對中國產生更強烈的恐懼感,更不敢完全得罪中國。
2.美國在背後慫恿支持日菲越與中國搞對抗,如果中國認慫,那周邊國家真有可能徹底站在美國一邊孤立打壓中國。
可是,這卻給了中國對外展示自己維護主權安全的決心,維護自已在亞洲的地位的機會。如果沒有國家鬧事,中國在東南海的軍事部署和行動會有所顧慮。
中國軍隊的強硬則反將了美國一軍,美軍高官雖然口頭上強硬,美軍艦雖然也經常在南海挑釁,但無法壓制中國軍方的武力維權決心和氣勢。
中國海軍護衛艦防空飛彈發射瞬間
美軍不得不急忙的與中國制定「安全守則」,以防不測。這反而表明了美軍的心虛。連美軍都擔心與中國擦槍走火,其它國家當然就更不敢了。
3.美國的戰略再平衡明顯的是離岸制衡戰略。
而所謂的離岸制衡戰略只不過是效仿中國老祖宗貫用的以夷制夷,除日菲外,還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替美國當槍使當炮灰。
而即使日菲恐怕也沒有想到中國會如此的強硬,要知道中國會如此的強硬,恐怕也不會挑釁中國。
目前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硬著頭皮與中國做對。其實,中國目前對日菲即是殺雞儆猴,也是打狗警主人。
也就是說,日菲也是中國的進攻性防禦戰略轉變的試金石和工具。也可以說中國是借力打力。
4.美國的戰略明顯是欲把亞洲局勢搞亂,而自己卻欲置身事外。
亞洲長期的緊張局勢,足以令周邊國家恐懼。既然美國的底線是無意與中國正面對抗,美國也一再表態沒有遏制中國的意思,那麼有幾外傻瓜國家會選擇堅定的站在美國一邊。
而越是沒有國家站在美國一邊,美國就越是心急,可心急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只是一個試探性動作,但是效果出人意料
美國的焦慮恰恰證明了美國實力的衰退,恰恰證明了對中國的恐懼。
這更堅定了亞洲國家不敢支持美國入亞。另外,既然美國不想親自上陣,亞洲國家反而會從心裡反感美國搞亂亞洲局勢。
5.美國的強硬無理,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中美關係。
既然美國不想與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中國只能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秩序。
美國是欲以武力維護世界秩序。而中國則首先以金融經濟秩序的改變為突破口。亞投行只是一個試探性動作,可沒想到會有如此的誘惑力。
美國的重要盟友幾乎都在積極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係,而美國則只能在門外徘徊。亞投行熱使得亞洲基礎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而美國人卻無法介入其中,更談不上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