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笨將軍、北宋笨宰相、明朝笨皇帝,他們為何都能成就大事業?

@ 2016-10-10

三個干大事的領導(修)

17:56

來自我們愛歷史

▲請點擊收聽本文音頻。播音:張嶔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有些號稱要做大事的領導,特別愛秀。

比如早年管足球的幾位領導,名號不是「輝哥」就是「龍王」,舉手投足都氣場強,摸個叉腰肌就紅好些天,每當國足被揍慘,張口就閃光豪言,急了還吟詩。雖說最後大事沒做成,還落得鋃鐺入獄,可鏗鏘給力形象,卻是流傳江湖好多年,單論秀,很成功。

可倘若他們幾個在改造期間,能翻幾本歷史書,會不會覺得當年那些風光的秀,其實可以蠢到進博物館:歷朝歷代,想干大事,從不靠秀!

比如中國古代史上,幾位公認不會秀,形象笨到家的領導,卻是不動聲色,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一:西漢笨將軍

第一個笨領導,正是漢武帝年代的大將軍,橫掃匈奴的一代名將:衛青!

這位後世公認的戰場殺神,在世的一輩子,總招來各種不服!

為什麼不服?首先是身份特殊,騎奴出身,因姐姐衛子夫得了漢武帝的寵才飛黃騰達,就是個漢武帝家的小舅子,聽上去就是個笨領導。

而且衛青待人接物,都是笨嘴拙舌,笨到受命給漢武帝物色個學者,用盡洪荒之力都沒把人家的思想說明白,差點誤大事,當然最笨的是武功:一次被幾個兵痞胖揍,不是鐵哥們公孫敖拚命救,這位後來橫掃草原的戰神,基本就提前沒命。

可就是這樣一位,看上去要啥沒啥的笨領導,待到漢匈戰爭開打,卻成了呼嘯黑馬,基本是怎麼打怎麼贏,戰績獨領風騷。但好些不服者依然言之鑿鑿:這是命好!

為什麼說命好?關鍵還有個同時期參照人物:李廣!

在好些不服者眼裡,李廣才是名將模樣,出身名門長期征戰,典型底蘊深厚的老資格,橫練一身騎射本領,莫說幾個兵痞,就是彪悍匈奴鐵騎,出手就輕鬆打翻好幾個。如此全能強人,連驕橫的匈奴都長期怕,人送綽號「飛將軍」。

可這麼強一個人,漢匈戰爭開打,幾次勞而無功,到了盛唐,詩人王維一句名詩表不平: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也就是你衛青再牛,也只是好命的笨領導,比李廣差遠了!

如果拋卻感情因素,真把這二位仔細比比,就知道衛青的輝煌,專治各種不服!

首先要比的,就是命,衛青和李廣,早年是同命,首次出擊匈奴,都是各帶了一萬兵殺出去,可李廣樹大招風,遇到匈奴兩路主力圍攻,被人一戰打覆沒。反而是衛青巧妙傳插,摧毀了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一敗一勝,成了二人分水嶺!

後來漢武帝不是沒再給過李廣機會,元狩三年(120)右北平大戰,給他一萬四千精銳,連熟悉草原的著名外交家張騫都給了他,精兵強將加自帶導航,可他老毛病又犯,帶著四千精銳一頭扎進匈奴大軍埋伏圈,又差點被圍毆死,還是只怪命?

反而是衛青,奇襲龍城的妙筆,在他軍事生涯里只是小意思,後來還有奇襲河套,奇襲漠南右賢王,每次都好似低調的拳手,看似默默垂下手,猛然電光火石一擊,迅烈命中對手要害,這個笨模樣下,是多麼紮實沉穩的心態,錘鍊出的強大判斷力!

更重要一條,卻是能力,李廣的能力,強在一身神功,衝鋒陷陣出了不少風頭,但風頭出夠,戰果為什麼無功?這就好比武俠劇里一橋段:東方不敗和拿洋槍的外國大兵對峙,外國大兵囂張高叫:你有神功,我有科學。神功和科學,哪個重要?

電影裡面,是有神功的東方不敗,把有科學的外國大兵給秒殺了,但現實中真信這個,那就像鴉片戰爭里那些喝了黃表紙神水後,衝著英國洋槍猛衝的清兵一樣,真就悲劇了!

這件事,看起來笨的衛青,卻很講科學,包括輕重騎兵配合戰術,騎兵與弩戰車配合戰術,每次都把匈奴打疼,特別是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面對匈奴圈套,衛青以戰車騎兵配合戰術,抓住戰績果斷逆襲,一戰把匈奴單于伊稚斜打得狼狽逃竄,漂亮贏下這關鍵一戰!

如此技術含量,門外漢們只會盲目不服,真正的內行人,比如大英雄岳飛,才說明白話:以戰法破匈奴,自衛青始。真正名將,不看命和神功,就看是不是一輩子重判斷,講科學!

二:北宋笨宰相

北宋的一大優點,叫「北宋多名相」。

當然所謂「名相」,好些人都是詞寫的好,名聲流傳的好,真干工作就注水。比如有個叫司馬光的,小時候砸缸救人出名,長大後做學問編史書樣樣出名,晚年當了宰相,出手就自作聰明給西夏割地,結果鬧出西北戰禍!以明朝很多有識之士憤怒抨擊說:繁華北宋落到靖康之恥地步,就是他惹的!

而宋真宗年間的王旦,不怎麼愛秀,形象長期普通,卻是史家公認,大宋貨真價實名相一枚!

這位王旦大人,從小就性子沉默,後來科場登第為官,更是不管多大官,都是好脾氣,好到在家吃飯,家人故意淘氣,在他飯菜里下土,他居然寧可說自己不餓不吃,也絕不跟人生氣。而且過的也憋屈,明明高工資,吃穿卻簡單,全家常年艱苦樸素,在出名高工資且互相鬥富的大宋官場上,位高權重的王旦家,長期老少邊窮。

這麼好脾氣加憋屈,好些同僚都看不起,尤其同朝為官的一代名臣寇準,更是常年鄙視他,沒事就挑他小錯開罵,還總說他辦事推諉,按現在話說「踢皮球」。這看法在當時也很有市場:王旦,就是個老實巴交工作能力差的笨領導!

可事實證明,王旦這笨領導,從來辦大事,一樣獨家絕活,正是「踢皮球」,這可不是推卸責任,相反卻是借力打力!

怎麼踢法?得問大宋後來的老對頭:西夏!

西夏扯旗崛起,是後來宋仁宗時候的事,但在王旦任職的宋真宗年間,其實就已經呲牙,當時的西夏頭領李德明,也是吞疆並土後嚴重膨脹,動了和大宋叫板的心思,張口就向大宋要百萬石糧食,如此囂張挑釁,大宋滿朝暴怒,喊打喊罵的都有,但王旦卻一句話解決問題:百萬石糧食?大宋有的是,有本事就來開封拿,我們沒義務給你送!

這話一說,先前囂張的李德明,立刻腿軟了,乖乖上表認錯,怎麼能不認錯?如此化被動為主動的踢皮球功夫,哪裡是他接的了招的?這一下踢皮球,把慘烈的宋夏戰爭,結結實實踢推後了一代人,甚至不誇張說,後來西夏李元昊崛起時,當時北宋當政的張士遜等能臣,有一半這番踢皮球的智慧,西夏,未必就起的來!

而這精彩踢皮球一刻,絕非王旦曇花一現,看他一生官場縱橫,表面低調下,都是這種踢法,遇事不喊高調不亂管,相反選賢任能,好些知名能臣,都來自他慧眼發現,就連一直罵他的寇準竟也不例外,這情況連當時的宋真宗都鳴不平,一次忍不住給王旦抱怨:你推薦了寇準,寇準卻成天罵你,這都什麼事?王旦卻哈哈大笑:這說明寇準耿直啊,我沒推薦錯人!

能踢好皮球,就得有這宰相度量!

王旦當政的年代,不太出名,但是國計民生,卻是蒸蒸日上,所謂「富宋」,富裕的家底都是那年頭打下,這皮球,有度量的王旦,踢的很不錯!

三:明朝笨皇帝

明朝的皇帝里,極品非常多,笨到極品的,唯獨明穆宗朱載垕!

他有多笨?上朝的時候,朝臣們吵的唾沫橫飛,他卻是亮眼放空思考人生,後來天大的國事報來,都是甩手叫大臣處理,自己躲貓貓!

而他剛剛接手的大明,當時卻是慘到家!以大臣張居正多年後的吐槽說,跟漢唐快滅亡那幾年沒倆樣。又攤上個這麼笨的皇上,連一直做乖兒子的大明屬國朝鮮,心思都嘀咕了。朝鮮國王就曾叮囑使臣,來大明好好評估下,看大明還能撐幾年,時刻準備反水。

可就是這麼個笨皇帝,看上去稀里糊塗過幾年,卻是國家煥然一新,經濟蒸蒸日上,軍事都揚眉吐氣,六年短暫執政,公認中國又一黃金盛世:隆萬中興的開始!

可好些吐槽他的人也說:這是笨人有笨福,雖說他人笨,但攤上大明朝人才薈萃的時代,徐階高拱張居正戚繼光,文的武的哪個不是人才?齊心合力才有這成就,沒他這笨人什麼事!

只要對比下亡國的崇禎,就知道說這話,才叫真笨:崇禎麾下的人才就不多?為什麼就鬧了亡國?因為把力量擰成一股繩,才是真能耐,笨人朱載垕,卻有這能耐!

他的管理手腕,別具一格,表面什麼都不理,其實選對正確的人,擔當正確的事,他自己居中拿捏,最小的力氣辦最大事,套《明實錄》讚嘆說:好靜自正,無為自化。這是高境界!

為什麼崇禎就沒有這境界?因為朱載垕比崇禎,正多了一樣意想不到的品質:擔當!

看上去工作笨躲貓貓的朱載垕,關鍵時刻,卻是極有擔當,比如著名的「隆慶和議」事件:軍威煥發的大明,把驕橫韃靼打到求和,可仗好打,和卻不好求,朝中一干臣子,堅決表示拒絕韃靼求和,非要死打到底,可看當時情況:韃靼服了軟,和議後還能封貢互市,於國於民都有利,怎麼辦?

在這個大問題上,朱載垕就做得極聰明,表面不表態,讓臣子們放開吵,吵完了投票表決,大家關起門來吵差不多了,再站出來一錘定音:吵也吵過了,氣也撒過了,現在起翻篇,和議正式啟動,出事我負責!這一錘子買賣,換來了大明西北,從此半個多世紀的和平!

比比崇禎,就知道明朝亡在哪!都說明朝兩線作戰,其實當時的皇太極,真心沒大追求,就想要和名分。最需要和平的是大明,可這麼簡單道理,崇禎卻堅決不敢擔,只要臣子表態,君臣互相踢皮球,活活斷送掉大明休養生息的機會,直到走向滅亡!

崇禎不肯擔當,也因好個面子,而在這事上,朱載垕卻更是甩開他,他登基後一大重要舉措,就是「朝審」,每年霜降時節,複查全年案卷,冤假錯案查出一件辦一件,頭一次朝審,複查之前嘉靖年間四百九十個案子,查出一百三十多冤案,大臣們都嚇壞,怕這太沒面子,朱載垕卻堅決: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嚴查後果,照史書上的形容,是「數年之內,仕路肅清」!隆萬中興,就從這煥然一新的政治風氣開始!

連自己家瘡疤都敢揭的領導,如此的擔當,想不幹大事都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