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是一種劇烈程度相對較低的運動
這也是人們選擇騎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騎行同時也是高度重複性的:
你的腿部以每小時5000次以上的頻率來回彎曲運動。
當騎行中存在一些細微的問題時,
比如車不合身或者騎行動作不規範,在長時間的騎行下,
這些問題會被放大,從而使膝蓋產生明顯的疼痛
這是騎行運動中最常見的問題。
科學研究表明,
超過40%的車手都經歷過因過度使用膝蓋某個部位而導致的膝蓋疼痛。
現在,我們來看看引起膝蓋疼痛的背後有哪些罪魁禍首,
並糾正這些問題,讓你遠離膝蓋疼痛。
1、騎行強度上升過快
拍攝:SKEEZE/PIXABAY
當你突然大幅增加騎行的距離、速度和強度時,
你的身體還沒有為這樣的變化準備好,並因此產生膝蓋的不適。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緩和、
穩健地提高你騎行的距離、強度和時間。
「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快加強你的騎行強度。」匹克教練團隊的創始人Hunter Allen說:
「如果你之前能適應每周騎行的距離為40英里,請不要在下周就加到80英里。」
並且在騎行之前,你需要正確地熱身,使你的肌肉和關節得到適當的預熱,
同時,你也有充足的時間使關節得到自潤滑。
2、 不正確的車座位置和高度
不正確的車座位置、高度可導致膝蓋受到過大壓力和磨損,
從而形成疼痛。那麼,怎樣快速檢查你的車座是否在正確的位置呢?
把腳踏調整到6點鐘和12點鐘方向,然後將腳後跟置於下方的腳踏。
這時,你的腿應該是完全伸直的,當你騎行時,就會產生20-30度的膝蓋彎曲。
而當腳踏在3點和9點鐘方向時,前腳的膝蓋應該在腳掌的正上方。
「這裡可以通過經驗法則快速判斷,如果出現膝蓋正面疼痛,
就應該提高車座的高度或者將其向遠離車把的方向平移。
而如果膝蓋的後面疼痛,就試試略微降低車座的高度或者把車座向靠近車把的方向平移。」
Bresnick還說:「就算只調整了毫米級的距離,也能對效果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所以一次的調整不宜過大。」
如果即使你遵守了正確的方法騎行,
卻仍然導致膝蓋(或者其他的什麼部位)疼痛,
那麼建議你將車交給專業人士調整。
3、不正確的變速操作
高齒比下的低踏頻(每分鐘60-75次)使你的膝蓋在每一次踩踏中承受更大壓力。
調整變速器使你的踏頻提高到每分鐘80次以上,
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膝蓋的損傷。
同時,高踏頻騎行還有一個好處——提高你的耐力。
4、核心肌群強度不足
▲平板支撐能有效鍛鍊核心肌群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核心肌群與膝蓋有什麼關聯?
核心肌群包括了臀部、臀大肌,
是騎行時動力驅動的根基,它使你在騎行時更加穩定
(用其他例子比喻,如果你是一台強力的挖土機,那麼核心肌群就是穩若盤石的底座)。
一項研究對比了15名自行車手後發現,如果自行車手的核心肌群已經疲勞,
騎行時,腿部將會明顯向兩邊晃動,並導致關節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摩擦,
從而產生膝蓋疼痛。所以,有規律地鍛鍊你的核心肌群,
並保持它們的強健和耐力,能對減少膝蓋疼痛有一定的幫助。
5、你的腿部肌肉沒有充分舒展開
▲騎行前適當拉伸腿部肌肉,能使其在騎行過程中充分舒展開
如果你的肌肉沒有得到足夠大的活動範圍,當你騎行時,
你的膝蓋骨將無法沿著正確的軌跡運行,可能會加大膝蓋內部的摩擦,
並導致膝蓋疼痛。適當拉伸或者使用泡沫軸鍛鍊大腿重要肌肉,
同時規律地按摩,使你的肌肉脫離粘滯狀態,
從而充分舒展,能使你在騎行時遠離膝蓋疼痛。
6、你的鎖片可能需要調整
腳掌位置會對你的膝蓋有直接影響。所以,鎖片調試就變為十分重要。
調整鎖片時,應當使你的前腳掌(編註:此處原文為「ball of foot」,
WIKI百科解釋為腳趾與足弓之間的部分,也是踮起腳時,承受身體重量的部分)
正好位於鎖踏軸的正上方。
同時,不自然的踩踏角度(比如外八字、內八字)
會對膝蓋的某些部位造成更大壓力,
因此,應調整鎖片的角度與平時自然行走時的角度一致。
當調整鎖踏的浮動範圍時,更多的浮動並不意味著有更好的表現,
這是因為膝蓋也有了更大的活動範圍,
這樣不僅浪費了一部分功率,也會加大關節的磨損。
▲正確的深蹲能使你遠離膝蓋疼痛
7、不正確的深蹲
如何正確地深蹲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但所有人都承認,
無論在深蹲時向後靠或者向前將重心放在腳趾上,都是錯誤的。
前美國自行車力量訓練顧問Harvey Newton說:
「保持你的腳掌有一定的調整空間,
並且不要抬起你的腳後跟,否則你將身體的一部分重量分擔給了膝蓋。」
同時,只蹲至半程也會比完全深蹲對膝蓋的壓力更大。
因此,不要試圖控制蹲的深度,否則,會加重膝蓋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