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防範迎狂潮 沿海居民聽天命
做足防範迎狂潮 沿海居民聽天命
2016年10月8日 西馬
(吉隆坡8日訊)儘管高達5.7米的大海潮將在本月16日來襲,惟雪州濱海區的居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包括築高圍牆高度和墊高家具,並寄望西北風不要吹得太強烈,否則損失肯定十分慘重!
隨著氣象局預測雪州濱海區本月16日至18日,將面對大海潮威脅,屆時若出現強風暴雨,將助長海潮力度撲向沿海地帶,雪州救災管理委員會日前也宣布成立行動室和疏散中心,並勸請沿海居民在大海潮期間,暫時遷至安全地區。
巴生、沙白安南、瓜拉雪蘭莪、雪邦與瓜拉冷岳等沿海地區也被點名,是面對大海潮的高風險地區,遊客也受促不要前往吉膽島和五條港,以確保自身安全;為此《東方日報》也抽樣訪問數濱海區漁村村長,了解當地預防大海潮的準備。
惟大部分村長受訪時坦言,加固防洪措施或移走貴重物品只是權宜之計,若真的出現大海潮,居民也無計可施,只能等潮水退後再收拾殘局。
巴西柏南邦漁村村長林永源表示,居民大部分用木板或磚頭,築高住家或木板橋的欄杆至兩尺高,若擋水牆太高也會影響居民出入,因此一般等到警報解除後也會銷毀或拆下。
「用磚頭和洋灰砌成的擋水牆造價也不便宜,若在村內主要道路安置,至少要過千令吉,如果選用沙包擋水,沙包之間的縫隙也會漏水,因此我們都直接把貴重物品或電器放到高處。」
「上個月的大海潮對我們影響不算太大,大部分只是海水湧入住家,但我相信接下來一個星期,村民都不會出海,漁船也會系好在碼頭,做好防範措施,除了避免遇上狂潮,也是為了在家駐守,以防萬一。」
雪州濱海地區很可能迎來另一波大海潮,惟許多地區海堤尚未從上次海潮襲擊中修復,以致沿岸地區可能流失更多泥土。
築高至少一米
五條港村長陳水清透露,除了木板路加築擋水板,居民住家門口或圍牆也會築高至少一米,尤其靠近河口的居民更是打醒十二分精神。
「上次大海潮帶來的破壞都還沒收拾,如今村民又得加強防洪措施,因此希望雪州政府在這次大海潮後,協助我們重建遭到沖毀的路段。」
雙溪加江漁村村長林福長則指出,上月大海潮導致海堤被潮水沖至泥土大量流失,村內建築物和道路結構也受影響,因此希望這次災情不會太嚴重,否則海堤很可能被攔腰沖斷。
「村內的孩子都是坐船到峇眼巴西漁村的育群華小上課,如果這次大海潮更強,應該連道路都無法通行,屆時學生也不必到校上課了。」
西北風勢恐助長潮水
雙溪樟谷村長邱文化與東姑臘村長王盛瑞不約而同表示,這個月海潮水勢比上月來得高,因此會否促成大海潮,則得視乎本月16至18日西北風是否強勁。
王盛瑞指出,每年農曆3月和9月,海潮水勢都比較高,上個月的西北風勢很強,因此大海潮淹過許多高腳屋和馬路,因此接下來會否出現更強的大海潮,則得看西北風勢會否助長潮水。
邱文化坦言,風勢並非人民所能掌控,所以也無從預防,只能把所有貴重物品搬到高處,並靜待潮水退去,惟今年的水勢和風勢的確較往年強勁。
巴生市議員李富豪也認同,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來臨大海潮的破壞力,因為大海潮的水勢可從任何地區流入市區,因此巴生市議會也成立以執法官員、工程組和清潔組為首的緊急應變小組,一旦接獲雪州水利灌溉局的通知,就會到水災地區協助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