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英鎊遭遇了一次大潰敗。
可以看出最大的跌幅是在今年6月下旬創出的,6月23日的「脫歐公投」出現了驚天意外,超過半數英國人最終選擇了脫離歐盟。
10月4日,英鎊對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1.2779,創1985年6月來最低。
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英鎊的走勢。最近一輪跌勢不僅僅是脫歐造成的,還因為美元終結了量化寬鬆,開始進入加息周期。
那麼,本周的突然下跌是如何造成的?
仍然是跟脫歐有關。
「脫歐公投」翻盤之後,始作俑者英國首相卡梅倫引咎辭職。60歲的特雷莎·梅繼任首相,上周末她宣布最遲會在明年3月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
所謂《里斯本條約》,是在原《歐盟憲法條約》的基礎上修改而成,被視為「簡版」的《歐盟憲法》。原《歐盟憲法條約》因遭到法國和荷蘭全民公決否決而陷入制憲危機,歐盟領導人2007年12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正式簽署《里斯本條約》,取代已經失敗的《歐盟憲法條約》。
《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有退歐意向的成員國需要與歐盟進行為期兩年的協商。但這個條約從來沒有被使用過,所以當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出來之後,留歐派一度希望利用這個條款的含糊性(誰來觸發條款,是歐盟,還是退歐國家,在什麼條件下觸發,這些沒有明確),儘量延長英國待在歐盟的時間。
特雷莎·梅的表態,讓英國「賴在歐盟」的希望破滅。雖然退歐手續繁雜,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現在畢竟有了時間表。受這個消息的刺激,英鎊破位下跌。
對於全世界來說,英國退歐仍然有巨大的未解之謎和不確定性,比如:未來歐盟的金融中心還會是在倫敦嗎?如果歐元交易等撤離,倫敦在全球市場裡將是何種角色?新崛起的歐洲大陸金融中心會在哪裡?是法蘭克福,還是巴黎?
雖然歐盟現在的管理者心懷不滿,希望通過打壓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以懲罰英國、殺一儆百。但倫敦地位問題,不是歐盟說了算的,這裡面還有美國人的態度問題。
那麼,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英鎊的潰敗意味著什麼?
1、英鎊可能在未來一兩年的里都是個「軟蛋」,直到倫敦地位明確,歐盟和英國的貿易關係確定。這只能讓美元、日元更強,因為避險資金會更加依賴美元和日元。
2、英鎊未來兩三年都面臨貶值壓力,如果你想持有點外幣,美元、日元是首選,英鎊可能要迴避一下。
3、對於倫敦的房價,也要小心。倫敦是中國人境外房產投資的熱點地區,最近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表示,說外國人炒高了倫敦房價,他要放大招。其實,這完全是政治作秀。如果金融機構紛紛撤離倫敦,倫敦房價只有暴跌的份!
這次李嘉誠麻煩大了!
在大家嗔目結舌地看著英國一步步滑向脫歐結局時,我們忽然聯想到一個人,一個前段時間被一片爆炒現在又近乎銷聲匿跡的超極大富豪。
你肯定猜到誰了吧?
對,李嘉誠!
和卡梅倫一樣,李超人也玩 high 了、 「玩脫了」、也玩砸了的那一位!此前,李嘉誠大量拋售手裡的中國資產,大筆砸向英國。隨著英國脫歐這件事,現在看來,這落跑新娘的的日子,並不好過!李嘉誠即使腸子不悔青了,自個兒大腿可能也快拍淤了吧?
李嘉誠在英國投資可不少,這可能是他暮年的收官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