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情感案例,圖片來自網絡!】
讀者故事分享:
我只有10歲,弟弟5歲不到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還住在40平的小房子裡,父親成天為了如何讓我們過的好點而努力,可是母親卻不願意在父親身上耗費時間,那年我抱著母親的腰哭著挽留她,可最後她還是上了那個有錢人的車。
弟弟還不懂事,我抱著弟弟看著父親傷心的哭著。父親叫我不要哭,說是他對不起我,但他一定要讓我們姐弟成才,以後不要被人看不起。我記住了父親的話,也在心底里把母親從最愛的位置挪到了最恨的位置。
從那個時候,父親連煙都戒掉了,從父親的這個舉動了,我看出了父親的決心。我開始努力讀書,用功讀書,不亂髮一分錢,不在任何人的面前在提及母親。在那個我與弟弟最需要母愛的年紀,我們沒有得到,沒有辦法的我只能強裝成不需要,然後把這份情感放到內心深處。
父親每天去做苦力,從35到45,然後到我大學畢業,48歲父親走到哪裡都駝著背,因為年輕時候的拚命讓他的腰上受了相當嚴重的傷。每次我看到父親的背影都會默默地流淚。
好在我比較努力,大學畢業後,我放棄了繼續讀研究生,而是選擇了就業減輕父親的負擔。我如願進入一家外企,並且順利的通過了前三個月的實習,成為了這裡的正式一員,月薪8000的我以前可以不讓父親勞累了,我完全可以供養弟弟上學。
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懷抱,兩年我成了小主管,下面的團隊十幾人,我的工資漲到了3萬,國慶放假回家看父親,沒想到見到了一個我最相見也最不想見的人。母親坐在父親的對面,他們沒怎麼說話,大概母親是從父親這裡了解到我國慶會回來的緣故。
我沒正眼看母親,只是冷冷的說道:「你來幹什麼?這裡不歡迎你!」
「在怎麼不歡迎,我還是你的母親,你還是要管我。」母親倒是一點也不生氣,笑著說道。
後來父親解釋說,母親和那個人離婚了,都有好幾年了,我聽出來了裡面的意思,大概就是離婚之後,母親分的錢也花完了,不知從哪裡了解到我現在混的還好所以就找回來了。母親這次來是讓我付她養老錢,每月按時給她打3000塊。
幾年我聽完父親的話,立馬趕她走,我沖她吼:「你沒顧我小,還有臉讓我養你老?我只養我父親一個人。」
父親攔住了我,讓我不要這樣對她,說那畢竟是我的親生母親,母親很不開心的離開了。但我知道的她肯定還會再來,最讓我費解的是父親竟然還勸我幫母親兩年,說什麼畢竟是生母,她當年狠心,作為子女的我如今不能像她當年一樣。
現在我很困惑,我到底該怎麼做?
明靜以維評論:
從你母親的處事態度看,她完全就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而且只會花錢。不懂得賺錢的辛苦。從離婚到如今的時間不到她分的離婚費就已經花完了,這樣人的性格可想而知。
而如今知道了你還不錯,她就找回來了,當年你們過的不好的時候她為什麼不說回來看一下自己的兒女呢?
所以我是認同你的看法的,你父親考慮的角度無非是不想你做的太難看,畢竟是親生母女,所以我建議可以這樣做。
你可以在她真的老的時候出於兒女的義務付給她足夠生活的撫養費,而不是她說多少給多少,更不是說現在給,現在她既沒有到退休的年紀,也不是不能賺錢,憑什麼你要養著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