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逃不開的6種痛,只有當媽的才深有體會!

@ 2016-10-08

自從確診懷孕後,很多孕媽都訴說一大堆有關孕期的林林總總,有歡樂的,有痛苦的。從懷孕開始,不僅要適應孕吐、體重增加、妊娠紋等一系列變化,還要承受這樣那樣的「疼痛」。有些人不知個中辛酸,總覺得是孕婦矯情,可在當媽後才深有體會。面對這樣的疼痛折磨,准媽們可要有心裡準備了。

1、腰酸背痛

許多孕媽在孕期經常引起腰酸背痛,這是因為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日益增加,身體重心向前移,為了保持平衡,孕媽必須上身後傾,這就使得腰部前凸的脊柱更加彎曲,引起腰部肌肉過度緊張、痙攣,從而產生腰痛。同時也因體內激素的改變,骨盆關節韌帶鬆弛也會引起恥骨聯合輕度分離,導致關節疼痛。特別是在孕晚期腰痛情況會有所加重。

2、腹痛

子宮到孕中期後會迅速增大,導致子宮四周的韌帶由原來鬆弛變為緊張的狀態,且子宮前側的一對圓韌帶牽拉更為厲害,因此會引起牽引脹痛。不過准媽不用擔心,若沒有出現陰 道出血、破水的症狀,且胎動正常的話,則表明只是正常的子宮收縮而已。

3、乳房脹痛

由於體內雌激素的變化,會刺激乳腺腺管的發育,在發育過程中可會引起輕微的疼痛。不過這種乳房脹痛是在普通不過的現象,到孕晚期,尤其是哺乳期的時候,這種症狀就會有所減輕了。

4、頭痛

有些孕婦在孕早期和孕中期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這主要是因為懷孕後體內變化不定的激素所引起,並且由於從未經歷過這種情況,過度的精神緊張和焦慮也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而出現頭痛。所以孕媽在得知懷孕後要學會放鬆心情,頭痛時可在頭上敷熱毛巾,這樣可以緩解頭痛感。

5、骨關節疼痛

在中晚期有些孕媽可能因為水腫導致手指、腳跟、腳趾及個關節的疼痛,早晨時關節疼痛尤為厲害,甚至有時候晚上睡覺時,稍動一下小腿就會抽筋。而引起骨關節疼痛和肌肉痙攣也可能是由於鈣磷和維生素D的缺失引起,因此在孕期孕媽一定要均衡營養,平時也應多家注意休息,適當的外出活動。

6、坐骨神經痛

胎兒重量的增加不僅增加背部壓力,還會引起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的情況出現,若靜脈回流不暢,水分不能輕鬆的回流到心臟代謝出來,就會引起下肢凹陷性的水腫,這會更加容易壓迫坐骨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疼痛的產生。

不管孕期多麼艱苦,在看到腹中寶寶健康出生,那麼曾經所承受過的疼痛都不是事,這就是母愛的偉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