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手必學焦距是什麼?

@ 2016-10-08

「焦距」

是我們拍照的重要元素,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會大大顯響我們照片的構圖。

如何找出鏡頭焦距?

焦距通常會清晰顯示在鏡頭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定焦鏡頭只會有一組數字(如50mm),而變焦鏡頭則會有兩組(如18-55mm),說明該支鏡頭的變焦段(zoom range)。

在實際拍攝上,不同的焦距會影響物體在你照片裡放到有多大,焦距愈長,物件就放得越大,視角越狹窄,而壓縮感較強,景深則越淺。

以這支鏡頭為例,焦距正是上面所寫的35mm-70mm

焦距與視角

當你拍攝一件物品時,鏡頭焦距決定了它在相片中放到多大。焦距愈長的鏡頭,視角會愈窄,於是主體就相應放大了,而視角變窄,在我們看來就像是拉近了與主體的距離,亦即是常常說的zoom in。左圖簡單地展示了長中短焦距的實際分別。

焦距與透視

我們眼睛看到的世界,包含了遠近、大小、以及物件和物件之間相對的距離等概念,而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同一件物品,近看時很大,遠看時卻變小了,這就是所謂的透視。在你行近/行遠對目標拍照時,物品在畫面中變大縮小,這就是所謂的透視改變

「透視」在攝影上來說是一樣強大的構圖工具,攝影者透過選擇不同焦距的鏡頭,來營造出不同的攝影效果。留意右圖畫面最前兩枝的燈距離:

(上圖)在使用廣角鏡拍攝時,視覺上會顯得近距離的燈非常大,而遠景相比下則小得多。

(下圖)使用長焦鏡時,主體和背景的大小比例相差也不會太大。

焦距與構圖

不少人以為,Zoom in 變焦只是為了節省腳力,讓你不用走近物件拍攝,或只是用來拍攝遠距離的事物例如雀鳥之類,事實上不同焦距所造成的透視與壓縮感會帶來構圖上非常大分別。

例如左面的圖片顯示,兩個雕塑在照片上的大小差不多,但是背景卻相差甚遠。上方是用18mm 焦距走近拍攝,下方則是用55mm 離遠一點拍攝。結果出來,使用較廣角的上方照片,背景距離主體較遠亦較廣闊,看到的東西亦多;而較遠攝的下方照片,背景拉近了,但視角也縮窄了。

用以下兩幅圖片來比較,左邊是用18mm 廣角鏡、比較近距離拍攝,右邊則用55mm 遠攝鏡、比較遠距離拍攝。嬰孩的身型大小差不多,但是頭身比例就有明顯分別,左邊的頭比較大,右邊比例合理正常;而嬰兒床的支架排列亦有分別,右圖明顯較為工整,不過拍攝範圍較窄,左邊則呈擴散狀。可見使用不同焦距得到的視覺效果也截然不同。

18mm

70mm

24mm

105mm

50mm

250mm

我應該使用甚麼鏡頭焦段?

一般來說,人們會用以下分類︰

鏡頭的焦距: 一般情況下的拍攝用途少於21mm 超廣角鏡,用來拍攝廣闊風景。21-35mm 廣角鏡,用來拍攝一般風景35-70mm 一般用來拍攝寫實攝影70-135mm 中距離人像135-300mm 用來拍攝遠處的運動、鳥類以及野生動物人們通常稱50mm 為標準焦距,因為它的視角最接近人的眼睛。至於每個焦段要怎樣使用,上述僅為參考,攝影變化可以很多,可不要被數據限制創意啊。

免責聲明 本頁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不預設任何立場,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