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封建王朝長期奉行著重農抑商的策略,但是,商業的繁榮,還是無法徹底扼殺的。在明清時期,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商幫步入到一個鼎盛時期。具體是發源自廣東地區的潮州商幫、發源自山西地區的晉商、發源自安徽徽州地區的徽商。對此,本篇文章首先對潮商進行一個簡單的探討。
一
潮商是潮汕商人的簡稱,也稱「潮州商人」,指廣東省(潮州、揭陽、汕頭、豐順)潮汕地區的商人,是廣義上的粵商之一。潮商作為中國的民商和海商,是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的華人商幫。自唐朝後期開始,潮州商幫開始逐漸形成,並在宋元明清時期逐漸興盛。值得注意的是,潮商目前仍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比如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人,就是潮商的代表。
二
在中國歷史上,潮商被稱為「東方猶太人」,四處漂泊,善於經商。追溯潮商的歷史,則和海洋存在密切的關係。早在隋朝的時候,粵東門戶潮州府就已經具備一定的海外交通基礎。公元608年,陳棱、張鎮周經略琉球,就是以潮州為基礎的。唐朝時期,隨著經濟重心日益南移,潮州已經發展為粵東最大城市。南宋時期,北方戰爭加速了人口的南移,促進潮州地區經商文化的形成。根據《宋史》記載,潮州筆架山窯是著名的陶瓷窯,其生產的瓷器曾銷往東南亞一些國家,是當時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
三
明朝中期以後,伴隨著貢舶貿易的日益衰落,潮州等地區的百姓積極參與到出海經商貿易中。對於這個時期的潮商,海洋和海外世界是唯一開拓方向,由此形成了潮汕人向外開拓的精神,在潮人的經商風格中也就打上了海洋經濟和自由商業貿易的烙印。當然,和徽商相似的是,潮商的發展,也是基於人多地少的客觀因素。同時,從歷史上看,潮商未曾像晉商和徽商那樣稱霸中國商業,但在世界商業史上,潮商的全球性聲譽,則遠比晉商、徽商響亮的多。
四
最後,潮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交通環境,導致該地區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上落後於北方中原地區。但是,同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潮州地區最早從農耕文化向海洋文化轉變,擺脫自給自足傳統經濟的束縛。自明朝以來,潮商不斷步入到商品經濟的浪潮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點。並促使潮州地區成為嶺南重鎮,而潮商自己則被譽為中國海運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