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防相國會答辯錯誤不斷 張口就是"中國戰艦"

@ 2016-10-07

自從稻田朋美接任日本防衛大臣以來,她的言行就頗受外界關注。在近幾日的國會答辯中,稻田又直面了來自在野黨的考驗。不過在這次的考驗中,稻田可以說是徹底敗下陣來。繼頭一天當眾落淚後,後面幾天更是錯誤百出。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資料圖)

據《朝日新聞》10月6日報道,在3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提及釣魚島問題。稻田的回答一上來就令人大跌眼鏡,「尖閣諸島(我釣魚島及附屬島嶼)情況日益緊張,尤其是6月份中國戰艦還頭一回進入尖閣(毗連區水域)」。

10月5日,稻田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答辯(朝日新聞 圖)

戰艦這個詞在日語裡雖然也有「軍艦(Warship)」的含義,但現在嚴肅的大眾媒體中很少有人會這麼用,更別提正式的官方文件了。民進黨議員後藤祐一立刻糾正:「防衛省正式文件中都使用的是『艦艇』或『艦船』,身為防衛大臣麻煩您謹慎用詞。」

至於說現在日語裡一說「戰艦」,首先想到的還是「戰列艦(Battleship)」的意思。

比如說「戰艦大和」、「戰艦陸奧」之類的

兩天之後(5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稻田又遭到民進黨黨首蓮舫的阻擊。在蓮舫的質問下,稻田錯誤百出。

在談到日本防衛經費問題時,稻田直接使用了「軍事費」的說法。由於日本憲法規定日本不能保有軍隊,日本現行的正規武裝部隊都是以「防衛」的名義示人,嚴格規範專業用語。軍隊、軍官、軍人、國防經費等概念都要用「自衛隊」、「自衛官」、「自衛隊員」和「防衛費」等術語表示。

日本防衛省2017財年要求預算表截圖,當中是絕對不敢出現「軍事」字樣的

身為防衛大臣,不僅連本專業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一些重大事件的基本事實也是稀里糊塗。2010年,日本海保廳曾衝撞了一艘在釣魚島海域的中國漁船,之後將漁船連同船員非法扣押。在中方的嚴正抗議下,日方釋放了中國船員。

稻田朋美當天本打算拿此事回擊當時執政的民主黨(現民進黨)「放回船員喪權辱國」,但一開口又把「中國漁船」說成了「中國公務船」。「日本海保撞中國漁船」變成了「撞中國公務船」。

身為內閣大臣,連續幾天在國會答辯中謬誤不斷,錯誤百出。《日刊體育》有專欄7日評論道,稻田這幾天的胡說八道,完全葬送了防衛省從防衛廳時代就努力營造的慎重態度。稻田雖然入閣了,但還是和以前一樣完全是一副擅於煽動的保守派政客的面目。沒有進入角色又缺乏經驗,被在野黨捉住辮子「吊著打」也在所難免。

所以說稻田國會答辯會出錯,不排除腦子裡想的都是帝國海軍「戰艦大和」之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