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後國人震驚:馬雲兒子「死亡」的背後真相

@ 2016-10-07

馬雲兒子被傳死了?除了馬元坤個人資料及近照遭熱搜之外,馬雲的兒子真的得癌症死了嗎?關於這些消息都沒有得到過證實,關於馬雲兒子只有下面的這段消息:

正當事業蒸蒸日上時,馬雲家後院起火了——他開始管不住自己的兒子了。

左邊疑似馬雲兒子的照片

兒子應該算是阿里巴巴的「犧牲品」。他1992年出生,跟他們的事業同齡。那時,家中一擠就是30多號人開會,滿屋子煙霧繚繞像個毒氣室,兒子關在房裡不能出來。吃飯時跟大家一起吃工作餐。這樣一來,兒子就長得越來越像他爸爸,瘦骨伶仃,像根火柴棍支著一個大腦袋。後來他們越來越忙,兒子4歲入托,一扔就是5天,周末才接回家。

馬雲夫婦

兒子長到十多歲時,或許是受了馬雲的薰陶,他對網絡格外有興趣,很快就學會了玩網絡遊戲,上癮了,跟著同學泡在網吧不回家。馬雲對兒子展開了說服教育。可在12歲的兒子面前,能言善辯的他敗下陣來。兒子只回了一句話:「你們都不在家,我回來了也是一個人無聊,還不如呆在網吧里!」

馬雲這次真急了,當天晚上就跟張瑛說:「你辭職吧,我們家現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離開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兒子將來變壞了,多少錢都拉不回來。兒子跟錢,挑一樣,你要哪個?」

年輕時代的馬雲

張瑛辭職後,對兒子的遊戲沉迷阻擊正式拉開,第一槍是馬雲打響的。那時正是暑假,他給兒子200塊錢,讓他去和同學玩電腦遊戲,玩上三天三夜再回來,但回來的時候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找出一個玩遊戲的好處。

如今的馬雲

過了三天,兒子回來了,先猛吃了一頓又大睡了一覺,這才去彙報心得:「又累又困又餓,身上哪兒都不舒服,錢花光了,但是沒想到什麼好處。」「那你還玩?還玩得捨不得回家?」兒子沒話說了。在張瑛的看管下,兒子終於淡出了網絡遊戲。

那時正是網絡遊戲圈錢的時候,盛大、網易都推出了新遊戲,按照馬雲的作風,他是不會放過任何賺錢機會的,但是他硬是沒有去做網絡遊戲。他在董事會上這麼說:「我不會在網絡遊戲上投一分錢,我不想看到我的兒子在我做的遊戲里出不來!」

如今的馬雲

說起兒子,馬雲滿臉是笑:「個子長得老高,已經超過我了。」這是他對兒子的最高要求,也去了他的一塊心病。有一次馬雲帶著兒子去找他老爸算帳:「您看我把我的兒子帶得這麼好,而您是怎麼帶您的兒子的,怎麼把我整得這樣矮小呢?」爺孫三人大笑。

與另一大富豪之子王思聰相比,馬雲兒子特別低調

馬雲的兒子得癌症死了是謠言,為什麼有這樣的傳言,馬雲兒子之死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這應該是和馬雲夫婦加入了「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並出任這個基金會的理事有關係,這個獎項就是為了激勵那些激勵那些從事對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學家,所以很多的網友就認為馬雲是自己兒子患了腦癌才去做這樣的公益。

馬雲在育兒方面有他失敗的地方,不過論事業,馬雲值得學習的地方是非常多的。

1980年,澳大利亞男孩大衛·莫雷(DavidMorley)和家人在杭州西湖旅遊時,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主動上前問好,並希望可以和他對話練習英語。於是,莫雷就和男孩成為了好筆友。

後來,這個主動的男孩成為了中國首富。

他不是別人,是我們的馬爸爸。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博達克諮詢公司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Clark)將於4月12日出版一本新書——《阿里巴巴:馬雲的商業帝國》(Alibaba:TheHousethatJackMaBuilt),講述的是馬雲成功的故事,這本書當中就透露了馬雲和大衛·莫雷之間那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16歲的馬雲與其澳大利亞筆友莫雷

在西湖邊上勾搭成功之後,莫雷不僅接受了馬雲的請求,還成為了好筆友,長達30多年的友誼之路就這樣開啟。莫雷曾經開玩笑說,他可能無意中啟發了日後的中國首富。

剛開始馬雲和莫雷用英文互通書信,馬雲寫信時,每一行下面都會空一行,莫雷會糾正他的英語,然後再回信。

《阿里巴巴:馬雲的商業帝國》英文版封面

再後來,就開始用電子郵件交流了。莫雷收到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就來自馬雲。

一來二去的,馬雲的英語水平有了不錯的底子,為他的出國路打下了基礎。

1985年,馬雲應莫雷父子邀請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澳大利亞雪梨。莫雷一家人帶他去看歌劇院,還有Taronga動物園。

後來,馬雲又去了美國,接觸並認識了網際網路,受到啟發。馬雲回國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中國黃頁。

據說,大衛·莫雷當時來中國,因為他的父親肯·莫雷(KenMorley)是個「左翼」「共產主義支持者」,一直都很嚮往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去中國是為了了解共產主義。

Clark在書中透露,馬雲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也是肯·莫雷送給他的。不過,這是不是真的,還得問馬雲自己。

資料圖:馬雲

馬雲的助理陳偉也曾在《這還是馬雲》一書中用「情同父子」來形容他和Ken之間的關係。

直到現在,兩個家庭仍有聯繫,2004年9月,馬雲還專門去澳大利亞看望臨終的KenMorley。

資料圖:馬雲

後來馬雲的兒子出生,取名Kun(馬元坤)也是以Ken命名的。

莫雷說:「爸爸總是說馬雲是那種能做成事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網絡工作者。」

據新京報4月7日報道,記者昨天從阿里巴巴集團了解到,截至2016年3月31日財年底,根據阿里集團中國零售交易市場的交易總額(GMV),其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體。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則表示,阿里可相當於中國第六大省級經濟體。

早在上月,阿里巴巴集團就曾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21日14時58分37秒,交易總額已經達到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758.9億美元)。在攀登上3萬億元交易額的高峰之後,阿里巴巴也野心勃勃地直接對標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在一篇博文中對上述數據做出評價:「如果將我們所運營這個平台比作一個省,那麼我們將是中國第六大省級經濟體。」

新京報記者查詢沃爾瑪財報發現,在沃爾瑪2016財年當中(截至2016年1月31日)不計入會員和其他收入的交易額有4786.14億美元,阿里巴巴的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632億美元)已經非常逼近。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

這一期待最終「坐實」,昨天阿里對外宣布正式成為全球最大零售體的消息。不過,其並未披露具體交易額數據,而是表示「獨立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針對上述數據執行了協定程序。」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了報備,具體交易額將按照規定於5月財報中公布出來。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發表的另外一份聲明,該集團的在線交易量在中國市場的總零售量中所占比例已經達到了10%左右,並直接創造出了1500萬個就業崗位。

阿里巴巴總部

「我們用13年的時間證明了另一種商業模式相對於實體零售商的強大力量。」該集團在這份聲明中說道。

當然,若以營收指標衡量,阿里巴巴則與沃爾瑪還存在一定距離。例如,沃爾瑪截至2016年1月31日全年業績顯示,其年度營業收入約4821億美元,高於阿里巴巴在2015全年(自然年)實現的年度營收943億元人民幣(約合145億美元)。這是由於前者模式是購買產品、服務進行再銷售,後者的主要商業模式是網絡平台,將買賣各方連接起來,並不實際擁有商品。

昨天,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在「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表示,電子商務在我國社會零售總額中的比重增長很快,需要走向「標準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