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拉不開弓,卻以七千兵力大敗十萬大軍的戰爭奇才!

@ 2016-10-07

歷史上真的有戰神嗎?小編的回答是有,不僅有,而且有很多,例如春秋時的吳起,戰國時的孫臏等等,這些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為了戰爭而準備的,但是當我們翻開史書卻發現,那些所謂的戰神並不都一定是英勇無敵,肱二頭肌特發達,相反很多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往往對兵法軍事更有天賦,例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經三分天下,雖然劃分的有點問題,對天下大勢想的也比較樂觀,但是用兵也算是比較牛的,再比如那個用謀略打敗倭寇的徐文長,也是天生的戰爭狂人,不僅畫畫的好,文章兵法一樣不落下,可以說是天賦異稟,沒辦法,誰讓咱中國人多呢?日本打個幾千人的小戰役都要吹噓幾百年,中國的天才簡直都吹不過來!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另外一位比較牛的戰神,說實話以前小編並沒有聽說這個人,但是後來偶然在某本雜誌上看到了他的事跡,以為又是後人的胡亂吹噓,結果一查史料還真是不得了,這個人的光輝事跡簡直可以寫成一部傳奇,開頭序言一定是這麼寫的:你見過上馬拉不開弓的將軍嗎?你見過戎馬一生從未有過敗績的白面書生嗎?你見過以七千人馬抵禦十萬大軍的陣勢嗎?當然我也沒見過,可這確確實實是史書里記載的。不信回家翻資料去!

陳慶之小的時候就跟著梁武帝蕭衍打天下,小的時候陳慶之的身體很文弱,連一般的弓箭都難以拉開,騎馬就更別說了,但是卻相當有心眼,一般來說這種人在軍隊里不被欺負死也會被自己人看不過眼亂刀砍死,但是陳慶之牛就牛在,騎馬射箭樣樣不會,還能深得人心,為什麼呢?因為人家還會一樣東西,那就是謀略,就好比你家孩子啥都不會,你讓他種地,他連鐵鍬都不知道怎麼使,你讓他拔草,他把禾苗全糟蹋了,但是孩子就是聰明,發明個機器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你不服都不行,這就叫做知識的力量。

當然陳慶之牛的多,他不僅善用謀略,還常常干一些讓對手很難以接受的事,例如他曾經用七千人馬打敗了對方的十萬大軍,委座說的好,就是他娘的十萬頭豬,抓也得抓幾天,可這十萬大軍就是被陳慶之活生生的打敗了,簡直太侮辱對手的智商了!另外最為可貴的一點是,陳慶之不僅兵法學得好,情商也比較高,對於領導的要求,執行起來從來不打折扣,當時梁武帝蕭衍比較希望下圍棋,而且下起來就不亦樂乎,廢寢忘食,當時滿朝文武沒有敢和皇帝下棋的,為啥呢,就是因為太能下了,下起來就非得幾天幾夜,搞的很多老臣身體被掏空了似的,但是陳慶之不怕,因為陳慶之也喜歡下棋,一聽說梁武帝找他下棋樂的不行,就這樣陳慶之不僅成為了梁武帝軍事上倚重的重要人才,而且也成為了生活里的好基友。由此可見,學習一門領導感興趣的業餘愛好是相當重要的。

大同五年,也就是公元539年,陳慶之去世了,時年五十六歲,而梁武帝卻比較牛一直活了84歲,當然陳慶之去世,他是相當傷心的,不僅封他為左衛將軍,而且還賜給他一副鼓吹,讓他到上面去發展愛好去了,而戰神陳慶之也就成為了後人永遠不可逾越的一個傳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