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犬的常見心理在犬與犬或犬與人的交往中,犬也有喜、怒、哀、樂、孤獨、恐懼等表現。愛犬在感知外部環境時,常表現出好奇、探究、分析、認識等心理行為過程。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作用下,愛犬的心理也是多變的。不同的心理狀態,犬表現出的行為各異。只有了解了愛犬的正常心理,才能真正成為犬的朋友,理解犬的行為,溝通犬與你的感情,使犬成為你的真正伴侶。
1 依戀心理
當一個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總有回憶過去、思念親人的意念。在其心中總想抽空回去看看親人,這種留戀故土的心理狀態,心理學家稱之為依戀心理或回歸心理。愛犬也同樣具有這種心理,且回歸慾望比人更為強烈。人們常講的犬有極強的歸家能力,便是犬懷舊依戀心理表現的最好例證。在日常生活中,犬依戀於主人,見到主人後,總是迅速跑上前去,在主人的身前、背後奔跑跳躍,表現出特殊的親昵。犬既可從主人那裡得到食物、愛撫、安慰、鼓勵和保護,也可以因為犯有「過錯」而受到主人的責罰。但犬相信,主人永遠不會拋棄它的。
2 探究心理
在愛犬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被好奇心所驅使。如愛犬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便是如此,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犬利用敏銳的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去認識世界,獲得經驗。每當犬發現一個新的物體時,總是用好奇的眼神專注,表現出明顯的視覺好奇性,然後用鼻子嗅聞或去舔舐,甚至用前肢翻動,進行認真的研究。好奇心促使犬樂於奔跑、玩耍,愛犬的好奇心有助於犬智力的增長。犬的好奇心可以說是一種探求反射活動,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犬表現出模仿行為和求知的慾望。
3 序位心理
在所有馴養的動物中,犬是一種最適合和人生活在一起的動物。犬能順從於主人,聽從指揮,建立互相理解的關係。犬的這種緊密合作的行為是其序位心理所決定的。在犬的心目中,主人是自己的當然領導,主人的家園是其領土。這種順應的序位心理沿襲於其家族順位效應。同窩仔犬在接近斷奶期時,便已經開始了決定順位的爭奪戰。剛開始並沒有性別的差異,一段時間後,傑出的公犬就會統領其他犬。在犬的家庭中,根據性別、年齡、個性、才能、體力等條件決定首領。往往公犬、年齡大、個性強和智慧高的為首領,首領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只能順從於它。對仔犬而言,父母犬是自然的家長。同樣,犬和人相處時,犬對一家人的話並不是都是服從的,而是只服從自己主人的命令。主人不在時,才服從他人的命令。這表明了在犬的心目中,主人是最高序位,其他人是次要序位,自己是最低序位。犬在其序位心理的支配下,還會想方設法親近主人或最高地位者,以獲得他們的保護,在首領的影響下提高自己的序位。正是這種序位心理,犬對主人的命令才會服從,才會忠於其主人。
4 獨占心理
犬有很強的占有心理,並且這種占有是排他性的,所以稱之為獨占心理。在這種占有心理的支配下,表現出人們所常見的領土行為。犬表示占為己有最常用的方法是排尿作氣味標記,同時,關養多頭犬的犬舍內,犬會依其序位各占據一定的空間,即使是一塊狹小的土地,也一定有其固定的睡覺場所。犬貯藏物品的行為,也是其占有心理的表現。犬表現出對主人的占有心理,使得它能對敵人英勇搏鬥,保護主人。
5 嫉妒心理
犬順從於主人,忠誠於主人,但犬對主人似乎有一個特別的要求,即希望主人愛它。當主人在感情分配上厚此薄彼時,往往會引起犬對受寵者的嫉恨,甚至因此而發生爭鬥。這種嫉妒是犬心理活動中最為明顯的感情表現。這種嫉妒心理的兩種外在表現是冷淡主人、悶悶不樂及對受寵者施行攻擊。在犬的家族中,因爭鬥而形成的序位維持著犬的社會秩序。主人寵愛其中某一頭犬,這是主人的自由,而對犬群來說,則是一個固定的程序,即只能是地位高的犬被主人寵愛。若地位低的犬被主人寵愛,則其他犬特別是地位比這頭犬高的犬,將會做出反應,有時會群起而攻之,這是犬嫉妒心理的表現。在犬的心中,每頭犬都希望能得到主人的愛,並且總是想獨占這種愛意。有些心理學家也認為,這是犬將主人作為領土一部分的行為表現。犬在自己的主人關心其他犬時,總是表現出不愉快的心情,這種現象在主人新購進犬時表現得較為明顯。
.
6 報復心理
犬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是天真無邪、忠誠可靠、與人友善的,但就討厭的人來說,犬則是一個依仗主人、行兇作惡的惡棍,這是從人的眼光中看出的犬的兩面性。其實犬的確有其兩面性,與人相似,也具有復仇這一心理。犬往往依據其嗅覺、視覺、聽覺,將曾惡意對待自己的對象牢記在大腦里,在適當的時候實行復仇計劃。犬在復仇時近乎瘋狂,有置對方於死地之意。
7 爭功心理
.兩頭獵犬在一起追捕獵物時,往往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有時,甚至暫時放下獵物,進行內戰,以決高低。兩頭獵犬都想為主人獲取獵物,這是犬爭功心理的外在行為。犬爭功的目的是為了邀功獲得獎賞。當一頭獵犬獲取獵物,將獵物交給主人時,往往抬頭而自信地注視主人,等待主人誇獎或給其食物。這種邀功心理是被人馴化後發展起來的心理活動。人們在調教犬時,往往以獎賞作為調教的一種手段,當犬完成某一規定的動作行為時,總是以口令或食物予以獎勵,這種調教形式強化了犬的邀功心理,有時犬是為了獲得這份獎賞而去完成某項工作,甚至發生爭功行為。
8 害怕心理
犬喜歡吃,喜歡玩,喜歡陪主人散步。在進行這些行為表現時,犬心情舒暢,充滿喜悅。相反,犬也有其恐懼、害怕的時候。究竟犬害怕什麼呢?心理學家與行為學家觀察發現,犬害怕聲音、火光與死亡。未經調教的犬對雷鳴及煙火具有明顯的恐懼感。飛機的隆隆聲、槍聲、爆炸聲及其他類似的聲音,都是犬害怕的對象。犬在聽到劇烈的聲響時,首先表現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震驚,接著便逃到它認為安全的地方去,如鑽到屋檐下或房間裡,縮著脖子鑽到狹小的地方伏地貼耳,一副膽戰心驚的模樣。只有聲音停止,它們的心情才得以平靜。這種恐懼聲音的行為是一種先天的本能,是犬野生狀態下殘留的心理,但這種本能是可以人為改變的。要克服犬的這種恐懼心理,從仔犬時便應進行聲響鍛鍊,以讓它適應這種刺激。
9 孤獨心理
犬生性好動,不甘寂寞。犬與主人相處,以主人為友,依賴於主人。犬將人作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犬一旦失去了主人的安撫,或長時間見不到主人,往往會意志消沉、煩躁不安。在運輸犬的途中,若將犬關在一個四周閉合的木箱中,犬會大鬧不已,因為犬已感到了和人類朋友的隔絕。這些都充分說明,犬存在著孤獨心理。這種孤獨抑鬱的心理狀態對犬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有時會引起犬的神經質、自殘及異常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