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崩潰後的日本:自殺和破產集中爆發(組圖)

@ 2016-10-06

1991年,東京房價迎來悲情一刻,房價3個月暴跌65%,成交萎靡、銀行貸款斷供,一夜間,購買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千萬負翁,自殺、破產集中爆發

破產的日本婦女放聲大哭

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90年代初這裡自殺達到高峰,人數超過2000人。

80年代,房價崩潰後繁華不在的東京街道。

過剩的房產隨處可見,很多逐漸年久失修而垮塌。原本可以買下兩個美國的日本房地產業,現在卻無人問津。

房價崩潰前,日本人大多貸款買房,很多才工作的人就背負了5、6000萬日元債務,在房價崩潰後他們不得不借高利貸償還銀行,借新債換舊債,這讓日本人在還債中度過了一生。

股票在房價下跌後進一步暴跌,跌幅超過80%,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買了。

日元進一步暴跌,在1991年日元兌美元跌幅甚至超過了30%,讓高傲的日元一下跌下了神壇,開始了20十年的貶值,爆買的日本人從此消失在國際上。

企業大量破產,銀行、房地產公司破產數量超過3000家,日本就業壓力空前,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幾乎成為日本頑疾,於是啃老族率先在日本流行。

三井先生,原先是公司經理,因為1989年高價買進東京房產,房產崩潰時背負了10億日元債務,這基本等於他30年的工資,可他現在已經50歲了,為了家人他離婚流浪了。

商品不再是炙手可熱,人們都在緊衣縮食。

90年代,猖獗的日本色情產業,很多人是破產而離婚的中年婦女,而趕上壞時候的女畢業生,她們也選擇了這一條來錢快的行業。

黑幫利用機會擴大規模,兼并企業、社團,在90年代,日本黑幫人數達到巔峰。

在1991年,日本離婚率暴漲,超過了正常水平的2.5倍,這其中不乏破產的中產家庭,很多戶主通過離婚的形式保全妻子與孩子的財產,自己則選擇了流浪道路。

破產的日本人,為了生存只有變賣以前發財時購買商品,於是日本新起了二手專賣生意,這其中的鞋包、首飾、古董等更是熱門行業,現在日本已經是出口二手鑽石最大國家。

從一夜暴富的噩夢中回過頭的日本人認識到:只有實業才是可持續的!因此,日本企業在90年代進行了產業變革,發展高科技,提高企業專注度,堅決反對不務正業,成為了日本企業競爭力增強的開始!

妄想有人接盤的日本購房者,沒有等來市場的轉變,反而迎來了房價最大殺手:老齡化(日本老齡人口超過20%,生育率已經低於死亡率,成為最早步入人口「衰亡」的已開發國家)。

最新數據顯示,年齡超過80歲的日本老人數量已突破一千萬大關,而據估算到2060年,日本年齡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40%。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無法迴避的現代危機,而由於勞動力短缺,不少日本僱主將老年人視為寶貴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在日本,年近80歲但仍堅守在工作崗位的老人十分常見。

最近刊登在《東京時報》的一組照片中,攝影師查普曼用相機記錄下了東京街頭這些仍在工作的老人們。這些白髮老人拄著拐杖同年輕人一樣穿梭在上下班的路途中,與世人眼中那座燈紅酒綠、科技發達到處充斥著朝氣的東京形成鮮明對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