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是如何「忽悠」日本人的

@ 2017-04-06

日俄戰爭後,日本從俄國手中拿到了「南滿鐵路」和旅大(旅順,大連)的租賃權。

但日本取得的「滿洲權益」是要有人維護的啊,於是他們決定要在中國給自己找一個自己的利益代理人。

張作霖便是候選人。

當時的張作霖被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要說在地方上已經是到頭了。但老張可並非池中之物,他是想要一支爭霸天下的私人武裝。如此滑頭的張作霖深知若是沒有列強的支持,這永遠是痴人說夢。

但當時給日本人當代理可是個香餑餑,不是說當就能當上的。張作霖剛當上師長便向日本關東都督打招呼,說了一大推好話,自己對日本有好感,是不折不扣的「親日派」,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可當時日本人根本不睬他。日本人中意的是所謂的宗社黨。奈何宗社黨不爭氣,千辛萬苦借巨資買來的軍火,結果被張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劫了道。近五十多輛卡車的軍火送了人,你這「獨立運動」誰陪你玩?

真當日本人心灰意冷時,張作霖又出現了。終於,日本人覺得這個瓷器活兒還非老張不可了。

日本人對之前對老張的態度感到十分悔恨,而且想要讓人給你幹事,沒點甜頭誰願意?

既然都是「自己人」了,部隊就不能太掉價,實力得提上去,怎麼提?軍火啊!當時中國常年戰亂,當時列強約定:誰都不能賣軍火給中國人。不過約定歸約定,咱們私底下怎麼干那是另一碼事了。

第一年,一百萬元的軍火;第二年,翻了整整三倍,三百萬元的軍火啊。列強都不是傻子,會一點都看不出來?日本人後來想想,這麼干也不是長久之計。這樣吧,乾脆我給你建個兵工廠好了。

這次日本人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日本人不光投物力,還有人力。所謂的軍事顧問。業餘時間就是在軍中刺探刺探軍情,培養培養親日軍官。

更有甚是被日本人看作「自己人」的老張打架吃了虧,日本人連板凳都坐不住了,擼起袖子就上陣了。1V1的局面硬生生變成1V2。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郭松齡叛亂。郭松齡自視甚高,誰都瞧不上眼,連對自己上司老張,也時常當面給臉子。而且非常不滿意老張「熱衷內戰,對日本人妥協」。

與馮玉祥約好,要找老張這「賣國賊」算帳。沒想到老馮沒幾下就敗了,鴨子既然已經上架,哪還有下來的道理。於是,一咬牙,一跺腳,帶上人馬就直奔老張在奉天的老窩來了。

當時奉天空虛,防守部隊措不及防眼看要突破,老張這回是真慌了,連下野電文的寫好了。

這一過程中,日本指派關東軍援軍,並調用重炮部隊阻止郭松齡,在關鍵時刻救了老張一命。

有了日本這個後台大老闆,原本不占優勢的奉軍很快就在舊軍閥體系中獨占鰲頭。日本作為「幕後英雄」那是倍感欣慰。

春天播下了種子,這都到秋天了,張兄是不是應該有所表示啊?

但是他們等啊等啊,等來的儘是些沒用實質性的好處。日本人坐不住了,難道老張病了?派人去看,老張氣定神閒,面色紅潤,比誰都精神。

好嘛,人家來了個悶聲發大財,拿了好處還跟沒事人一樣。

日本人終於明白了,老張這是耍起無賴了!

開弓哪有回頭的箭?日本人悔的腸子都青了,奈何如今張作霖一家獨大,扶持了這麼久哪有說換人就換人的?

老張這樣久經官場的人,做事自然有度,知道激怒了日本人是不行的,面對這樣的局面,老張再次伸出熱情的雙手。

談嘛,談嘛,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老張雖出身草莽,但不是不講義氣的人。

但,他確實是這樣不講義氣的人。

因為他吃定了日本人沒法明著跟他翻臉。

其實通過一次次的談判,日本表面上得到的實惠確實不少,比如放寬移民限制,取得東北土地的租賃權,在東北增設日本領事館,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一開始想得挺美,移民,今天五十萬,明天一百萬,人一多東北自然就成了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你快人家更快,老張可是闖關東出身,移民?誰怕誰。

在他的暗中支持鼓勵下,國人闖關東速度立刻飛升買入長江之水,連綿不絕,等日本人到了,才發現,無房可住。一是人多,二是當時政府發布了一個非正式命令:禁止租房給日本人。

狠,這招太狠了。

這時候,我踩老張肯定是躲屋裡嘿嘿直笑呢。

(晚年的張作霖)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所謂的「關東軍三傑」土肥原賢二。沒少在老張手上吃虧,總想著在老張身上找點便宜。一次他主動邀請老張參加酒會,東北人個個都是好酒量,更何況老張宦海沉浮多年,還怕喝酒?

酒宴上見斗酒占不上便宜,土肥原腦子就轉起來了,都說老張土匪出身,估計文化程度也不高。於是就提出讓張大帥賞個字。

原本想讓老張出個丑,沒想到老張拍拍屁股站起來,「好!」

老張拿起筆來,筆走龍蛇,一個「虎」字躍然紙上,寫的勁道雄厚。

土肥原面色尷尬的接過紙,硬著頭皮欣賞起來。不看還好,一看,土肥原就「嘿嘿」的笑起來了。

旁邊幾個日本人不明其情,就湊過來看,看著看著也「嘿嘿」的笑。

再看老張,坐那氣定神閒,穩如泰山。

但手下可就耐不住性子了,上前一看,臉都紅了。回來偷偷與老張低語,「大帥,怕您是寫了錯字了啊,『張作霖手墨』的墨字,少了個土啊。」

老張等的就是這句話,當下一拍桌子,扯著嗓子喊「馬拉個巴子!我還不知道墨怎麼寫?這是寫給日本人的,怎麼能給『土』?你給我記住了,這叫『寸土不讓』!」

說完,在座的國人幡然領悟,拍掌叫好。

土肥原等人,目瞪口呆,尷尬萬分。

有時抗戰並不一定是拿著槍,衝鋒陷陣,所謂剛柔並進,就是如此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