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航空母艦大棒咄咄逼人的態勢,蘇*聯高層提出了飽和攻擊的作戰思路,在短時間內發射出至少100枚反艦飛彈,從不同的方向對美國艦隊進行攻擊。
在這個思路下誕生了一批又一批反航母戰艦,比如著名的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別以為這是那24枚巨大的發射筒是彈道飛彈,這可是射程650公里的SS-N-19反艦巡航飛彈,專門為美國和北約艦隊量身定做。
遠望4號觀測船
幾乎所有的蘇*聯水面艦艇都配備了不同射程的反艦飛彈,比如基輔級、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光榮級、基洛夫級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反航母戰艦。
飛彈打擊航母過程
可惜的是,這套戰法沒有讓美國航母感到害怕,反而增強了美國巡洋艦的防空通道,加上航空兵的反艦獵殺戰術,在蘇*聯艦艇發射飛彈之前擊沉它。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飽和攻擊的優勢,蘇*聯解體後這套戰術也沒法實施了,畢竟載機數量、艦艇數量都大幅度下降,還反什麼艦啊,能出海都已經不錯了。
同樣面對美國航母威懾的還有中國,1996年的危機中,美軍派遣了兩艘航母,分別是獨立號和尼米茲號航母進入中國以東海域威懾,逼迫中國第二炮兵發射彈道飛彈濺落在航母周圍較遠的海域以示警告。
但是那個時候的東風15等都是以打擊陸地目標為主,無法進行反艦。因此中國開始自主研製世界上從來都沒有誕生過的反艦彈道飛彈。事實上蘇*聯時代已經有了這個項目,赫魯雪夫在1962年通過R27反艦彈道飛彈研發決議,蘇*聯海軍司令部卻沒有最終將其發展出來。
陸地航母上的彈孔
2009年,網絡上突然流傳出一張陸地航母輪廓的照片,在前甲板和尾甲板分別有一個直接數米的彈孔。
2010年,遠望4號在沉寂一段時間後被悄然除名,移出航天測量船隊。美國蘭德智庫的分析報告稱,遠望4號在2010年在尾部安裝了巨大的角反射器,然後出海後就失蹤了。
中國東風-26飛彈
美軍調取海洋衛星照片時發現,遠望4號被一個不明光球擊中,推測這是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一次實彈測試,這才明白中國的東風21D不僅真實存在,而且已經形成了戰鬥力。
2015年的抗日戰爭閱兵上,中國首次對外展示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末端攻擊速度10馬赫,射程超過2000公里。
然而就在最近,東風-26最新射程突然曝光,抹平關島毫無壓力。
近日,外媒報道稱,中國軍方正在研發精確制導的遠程巡航飛彈,部分目的是阻止外國航母抵近中國海岸,這將極大限制美國航母的作戰能力。軍事專家李傑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升「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令美國不能恣意妄為地隨便採取軍事行動,這也是其近年不斷介入南海問題以及想提升航母編隊能力的重要的原因。
試射後墜落的飛彈殘骸
新美國安全中心近期發布報告稱,雖然美國海軍在全球海域享有行動自*由,但這種無人挑戰的主導地位將面臨終結。因為,近年來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在內的很多國家投巨資提升「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比如先進的防空系統、反艦飛彈、潛艇和航母等。
美國航母編隊
中國軍方正在研發精確制導的遠程巡航飛彈,部分目的是阻止外國航母抵近中國海岸。這樣外國航母必須退到離海岸很遠的地方,以至於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受到影響。這些將極大限制美國航母的作戰能力。
對於遠程反艦飛彈和精確制導武器帶來的威脅,有人擔憂航母能否勝任未來的作戰環境,並設想用更快、更靈活的小型航母替代笨重的大型航母,以規避敵方炮火,並且可以從航母平台上起降無人機。還有人提出,為航母增加更多防衛技術或者安裝飛彈攔截裝備。
反艦彈道飛彈的存在讓航母受到嚴重威脅
一些人甚至擔心,航母未來會過時,不過,美國海軍堅信,航母的軍力投送能力和戰鬥機群是美國軍隊優於世界其他軍隊的一個決定性優勢。
李傑認為,美國非常擔心反艦飛彈、大型轟炸機等對其航母編隊在他國近海海域所謂的航行及飛躍自*由帶來嚴重的挑戰,中國提升反艦飛彈,轟炸機遠程能力,特別是加強空中巡航飛彈的配置等,提升「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令其不能恣意妄為地隨便採取軍事行動,這也是美國近年不斷介入南海問題以及想提升其航母編隊能力的重要的原因。
美國擔心東風26飛彈會抵消其武力介入能力
李傑說,去年9.3大閱兵時公布了長劍-10陸基巡航飛彈、東風-21D反艦飛彈以及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等武器,尤其是東風-26,最大射程可達到三四千公里,而從中國大陸沿岸到達關島的距離實際上只有2800公里左右。所以,這樣的距離是在我們的飛彈射程之內,這也是美國最為擔心的地方。
據中國軍方媒體報道,8月底,在西北某訓練場,某新型飛彈在演練時精準命中目標,取得了該型裝備首次列裝部隊即首發命中的驕人戰績。
解放軍某飛彈旅旅長姚文山深有感觸地說,「緊貼戰場的對抗演練,聯合高效的指揮模式,陌生複雜的訓練環境,讓新裝備接受實戰洗禮,標誌著部隊實戰能力再上新台階。」
中國東風-26彈道飛彈
有軍事觀察員通過軍方媒體發布的一張飛彈發射後彈體外殼上的字母辨別出,該型飛彈就是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而東風-26是繼東風-21D之後公開的第二款可對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常規精確打擊的彈道飛彈。據稱,這使中國「海上非對稱作戰」再添了一款利器。
長劍—10路基巡航飛彈
據報道,東風-26首次亮相是在2015年的「九三」閱兵式上。自亮相以來,東風-26就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極端重視。由於高度保密,美國和日本等國軍隊情報系統只是在東風-26飛彈亮相的前一年知道了型號名稱,對飛彈性能細節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這種飛彈已經裝備火箭軍並形成了戰鬥力。
此前,東風-26被認為可以打擊海上大中型艦船。關島距離中國4000公里,超出中國一般陸基中程飛彈的射程。但是東風-26飛彈的射程恰好能使關島處於打擊範圍內,原本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6因此也被有些媒體稱為「關島快遞」。從如今從官方公布的信息來看,該飛彈顯然形成了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除了射程能覆蓋關島外,東風-26的性能也成為外界猜測的焦點。美國著名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比爾·格茨根據一些中國官方媒體的蛛絲馬跡,對東風-26飛彈的性能做出判斷認為。
紅旗中遠程防空飛彈系統
首先,東風-26的彈頭可以在核彈頭和常規彈頭之間進行快速轉換,從而模糊了戰略武器和戰術武器之間的差別。第二,東風-26實現了無依託快速發射,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自主發射,這使得美軍對這種飛彈的打擊和跟蹤將變得十分困難。
中國火箭軍
第三,東風-26飛彈還首次實現了一種飛彈配備從電磁脈衝彈、大型鑽地彈頭,到子母集束反跑道彈頭、電子戰彈頭等數十種彈頭,讓這種飛彈成為可以精確攻擊地面目標、機場、港口的多用途飛彈。
第四是東風-26可以打擊時間敏感目標,如航行中的大型水面艦艇編隊,可以在最後一分鐘攻擊航母的瞬間,還能繼續接收目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