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商幫之一,曾稱霸明清商界500年!

@ 2016-10-06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封建王朝長期奉行著重農抑商的策略,但是,商業的繁榮,還是無法徹底扼殺的。在明清時期,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商幫步入到一個鼎盛時期。具體是發源自廣東地區的潮州商幫、發源自山西地區的晉商、發源自安徽徽州地區的徽商。對此,本篇文章首先對晉商進行一個簡單的探討。

對於晉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彼時,山西南部就位於晉國的統治下,並出現了商業交易的活動。到了隋朝,尤其是唐朝建立後,因為李世民家族起兵於太原,所以將當時的太原定為北都,而這,無疑推動了太原地區的商業繁榮。當然,從春秋戰國到唐朝,雖然山西地區出現了不少商人,但是,還沒有奠定其相對突出的地位。在宋朝時,晉商和徽商一樣,也開始成為商人的中堅力量之一。

元朝期間,伴隨著驛站的完備,促使晉商商業活動的地域擴大了。比如在《馬可波羅行記》中,就有從太原到平陽(臨汾)這一帶的商人遍及全國各地.獲得巨額利潤"等記載。不過,晉商的全面興起,還是要從明朝說起。伴隨著「開中制」的實施,加上山西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手工業基礎,晉南一代的人們將外出經商作為重要的謀生手段,並且遍布全國各地。晉商發展到清代,已成為國內勢力最雄厚的商幫,從而與潮商、徽商並稱為中國三大商幫。

對於鼎盛時期的山西商人,還在清朝時期開拓了國外市場。比如從陸路對俄貿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過山西人開辦的商號或分號。同時,在日本、朝鮮等亞洲地區,晉商也是十分活躍。例如介休范家,幾乎壟斷了對日本的生銅進口和百貨輸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盛衰周期,自清朝中後期開始,晉商和徽商一樣,也步入到一個衰落階段。

最後,明清山西商人始終靠結托封建政府,為封建政府服務而興盛。但當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時,山西商人也必然禍及自身。特別是在鴉片戰爭之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舊有的商業模式被打破,適應潮流,是中國商人求得自身發展的途徑。但是,由於晉商相對墨守成規,以致多次失去票號變革的機會。此外,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