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寶寶是不是這樣走路,家長千萬別大意當心是病!

@ 2016-10-05

不少家長從小就培養自家孩子的行為舉止,希望孩子能夠懂禮貌、懂禮儀,因此當寶寶們學會大人的「翹二郎腿」時,常常會被大人呵斥,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果你家寶寶想做這個動作,卻做不到,下蹲不能並腿,請當心這可能是一種病——臀肌攣縮。

臀肌攣縮有跡可循,孩子步態坐姿異常,家長要留神!

除了不能蹺二郎腿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兩腿不能合攏端坐或下蹲、下蹲時髖部有彈響、走起路來呈外八字步態、跑起來步態像企鵝。

家長切莫因孩子的「坐沒坐相」和行走姿怪異而一味的責備孩子,如果孩子無法完成蹺二郎腿和兩腿合攏下蹲時,必須要就醫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不能蹺二郎腿算什麼病?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臀肌攣縮」這個病名聽起來看似很陌生,其實這種病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發病率在0.7%-10.1%,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臀部肌肉以及筋膜組織變性、壞死、以及纖維化、繼發髖關節外展外旋畸形、內收內旋功能障礙,進而表現出特有的步態、姿勢的異常。

「臀肌攣縮」既要治身痛,更要治心傷

這類的患者不僅存在身體上的病痛,同時還存在心理上的創傷,她們可能從小就因怪異的走路姿勢,而受到同學的嘲笑,又因「坐沒坐相」得到家長的責備,青春期,女孩子卻因端坐時,兩腿無法合攏而不敢穿裙子,體育考試也可能成為一大難題,成年後因形象不佳,事業愛情可能會受到挫折等等,所以「臀肌攣縮」不僅僅要重視身體病痛的治療,更要關注心理上的治療。

「臀肌攣縮」治療要趁早,5-6歲是最佳治療期

「臀肌攣縮」最佳治療時期是在學齡前,即是5-6歲,因為這個階段治療,能達到正常人一樣的髖關節活動,以及不影響臀部肌肉的發育,一般治療方法採用手術微創治療,可藉助關節鏡技術微創松解攣縮的筋膜,並且術後要注意功能鍛鍊,以行交叉步、並腿下蹲等動作為主。

不少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等到成年後再治療時,會有臀部肌肉發育欠豐滿,以及外觀扁平的遺憾。

所以建議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早期觀察,一旦發現孩子不能兩腿合攏下蹲和蹺二郎腿,需及時就醫,儘快治療有助於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幸福把握在你的手上,千萬別大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