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蟲】傳說中的「沙中金子」,你敢吃嗎?

@ 2016-10-04

從小生長在海邊的人,沙灘便成了他們最熟悉的「玩物」,

而沙中有一種總會讓女生尖叫的蟲子儼然成為了童年時最好的「玩伴」。

沒錯,就是沙蟲,學名是方格星蟲。

沙蟲猶如藏在沙子裡的金子,其貌不揚卻難掩其美味實用的光芒。

沙蟲又稱「海腸子」,粗度一般為5-8毫米,長度一般為5-10厘米。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長筒形,且渾身光裸無毛,體壁縱肌成束,每環肌交錯排列形成方塊格子狀花紋。

11月至2月,正是沙蟲最肥美的時候,此時吃,最是美味。

每當退潮後,成群結隊的婦女在便會到灘塗採挖沙蟲。

沙蟲生活在沿海灘塗一帶沙泥底質的海域,漲潮時鑽出,根據水柱的情況可以判斷沙里是沙蟲還是螺,就在沙蟲逃走的路途前邊挖斷。

沙蟲鑽進沙里時,會有一條沙道,但肉眼很難看到,用鐵鍬敲沙灘表面,沙里的沙蟲受驚動就會往下鑽,沙道內就會濺出水來。

美味的沙蟲

沙蟲的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乾後食。

干制後炸、炒、燉、燴、煮湯均可,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

油炸酥鬆香脆,為下酒佳肴。

沙蟲的幼蟲或成蟲均沒有分節現象,肌肉較發達,但身體結構簡單.故洗去腸內沙粒,全條蟲都可用。

沙蟲鮮美味道,不必加別的配料,單獨吃都很有特色。

沙蟲還可以跟生蚝同煲,把兩種同樣鮮美的東西同煮一煲,沙蟲易熟,受火時間較短,因此要先把生蚝煮熟,間中放點瘦肉,就能完全把生蚝和沙蟲的味道都吊出來了。

干制後炸、炒、燉、燴、煮湯均可,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油炸酥鬆香脆,為下酒佳肴。

沙蟲的功效與作用

沙蟲具有健脾滋陰的食療功效,它們只能於無污染的環境下才能生長,食用的沙蟲限選雌性,因其味鮮、口感脆身。它性寒,味甘、咸,有滋陰降火、清肺補虛之功效。

沙蟲烹制事先一定要清洗乾淨,首先去除沙蟲肚內泥沙,將它反覆沖洗,確保沙蟲身上絕無殘留物質。原則上講,沙蟲只有尺寸上的不同,而越大條的,肉便越厚,口感自然也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