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兒黃疸還能母乳喂養嗎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85%的足月兒以及絕大部分的早產兒都會出現;病理性黃疸,因為疾病因素造成的黃疸。
病理性黃疸中和母乳喂養相關的黃疸有:
母乳喂養性黃疸,發生的時間較早,在新生兒出生3~5天,由於媽媽喂養姿勢不對或銜接方式不對使寶寶食乳量變少,胎便排出造成延遲,使膽紅素升高。解決方式是增加對寶寶母乳喂養的量。
母乳性黃疸,發生時間較晚,在出生後1周後發生,2周達到高峰後逐漸消退。母乳性黃疸能不能母乳喂養,由血清總膽紅素含量來決定。
2.每天給寶寶喂幾次奶合適
0~3個月,按需哺乳
一般≥8次/天(生後最初≥10次/天)
4~6個月,規律哺乳
每3~4小時一次,約6次/天,逐漸減少夜間哺乳
3.何時不需要再夜奶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2~4個月或體重超過5.4kg後,大部分寶寶不需要再夜奶。寶媽們可以作為參考,具體不再夜奶的時間還要寶媽們根據寶寶具體情況來判斷。
4.如何拍嗝
寶寶的胃比較小且平,為了防止寶寶吐奶,拍嗝是寶媽寶爸們必備的技能。以下是給寶寶拍嗝的3種常見方式:
在給寶寶拍嗝時,一定要注意手的力度,不要太使勁,並且保持耐心。
5.如何避免寶寶咬破乳 頭
寶寶會咬破媽媽乳 頭的原因:
媽媽的喂養姿勢不正確,讓寶寶有正確的銜乳姿勢,可以有效避免寶寶咬媽媽乳 頭。
寶寶6個月後開始長牙會喜歡咬東西,在喂奶之前先給寶寶用磨牙棒磨磨牙,再進行哺乳。
寶寶吃飽後及時把乳 頭從寶寶嘴裡抽離。
6.母乳太沖怎麼辦?
母乳太沖的方法:
採取剪刀式哺乳方式,如上圖雙手呈剪刀式按住乳 頭周邊。
暫時避開乳驚,乳驚後再繼續哺乳寶寶。
不提倡擠出前奶。
7.發生乳 頭錯覺怎麼辦?
寶寶發生乳 頭錯覺的方法:
增加母嬰親密接觸,寶寶有興趣時就讓寶寶在乳房上吮吸。
先擠一點母乳到寶寶嘴裡,再讓寶寶嘗試吮吸乳 頭。
將母乳擠出,用杯子喂寶寶,再逐步過渡到乳房喂養。
使用母乳喂養輔助器。
8.媽媽上班後如何堅持母乳喂養
媽媽真的非常辛苦,上班後還要繼續堅持母乳喂養寶寶。那麼當一個背奶媽媽,就一定要藉助很多輔助工具。如圖所示,吸奶器、背奶包、藍冰、儲奶袋、溢乳墊都是背乳媽媽必備的工具。
9.吸出母乳的保存條件和允許保存時間
為了寶寶喝到的是新鮮的母乳,吸出的母乳的保存時間是寶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的。以下表格就是吸出母乳的保存條件和允許保存時間:
10.媽媽患了乳腺炎,得停止喂奶嗎?
媽媽患了乳腺炎,身體會產生不適,乳房發痛...這時需要分情況來決定需不需要給寶寶停止喂奶。
比較輕的乳腺炎,沒有化膿,不需要停止喂奶;已經有化膿狀況,就要停止患側乳房的喂養。
斷奶是不可避免的。為了順利完成寶寶的斷奶過程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斷奶前做個體檢。
逐漸減少喂奶次數。
媽媽不要刻意避開寶寶。
斷奶過程要果斷。
以下情況不適合給寶寶斷奶:
寶寶生病了,身體不舒服。
寶寶的出牙期。
家裡環境發生改變。比如換了帶寶寶的人等。
在寶寶斷奶時,爸爸媽媽們要給寶寶更多的關心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