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洗碗工到餐廳主廚,90後的他是怎樣做到的?

@ 2016-10-04

15歲,他加入了一家羊肉湯早餐店,月薪300,一做就是半年;16歲,他跟隨表哥闖蕩北京,卻做了1個月的洗碗工;18歲,他加入了一家海鮮餐廳,8個月便從打荷小弟做上了廚師,卻為了想要練好紮實的基本功,而選擇重回打荷小弟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年。

如今,20歲出頭的他,已經成為了很多同齡人羨慕的餐廳主廚,但在他看來,這一切只是開始。未來,他想要擁有自己的一家餐廳,用手藝為父母和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明天。

《紅廚紅菜》專訪

本期紅廚:張曉航

上海西貝

洛陽帝都贏都大酒店

現任職於大榕樹百姓百味

曾就職於北京京瑞溫泉國際酒店

朝三晚九,第一份工作月薪才300

2008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張曉航放棄了繼續求學的機會,跑去了河南洛陽老家的一家羊肉湯早餐店做起了幫廚。

每天凌晨3點半,他便要起床準備5點開檔時要的材料,晚上9點收拾好才能下班休息,但一個月的工資才勉強300元。這段對於15歲少年來說,過於艱苦的歲月他一干就是半年。

「沒有辦法,我那時剛入行,什麼都不懂,只能是跟著人家學了。年輕人,有的是精力和機會,能學到東西,將來能有個一技之長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回憶起來,他倒反而覺得應該感謝那段經歷,因為有了它,後來再多的艱辛都不算什麼,也讓他習慣了廚師高壓的生活。

一張海報,勾起了他對廚師的嚮往

「一身雪白廚師服的廚師,左手掂著鍋,右手拿著勺,全身散發著充滿自信魅力「的烹飪學校海報,在2009年的某一天,就這樣赤裸裸地出現在還是早餐店幫廚的張曉航眼前,」當時覺得這個畫面非常帥,我就想要成為畫面中的那個人「。

於是,他跟著已經出師、在北京一家大排檔做廚師的表哥,帶著僅有的幾百塊錢,去到陌生的北京,開始了自己的廚師夢。

然而,好事多磨,剛到北京,對廚師行業還完全是小白的張曉航,被分配去了洗碗,一洗就是一個月。那時的他,還不到17歲,想要逃避回家,卻發現身上的錢還不夠一張車票。

「這不是我想要的,因為在那,就算是做一輩子,充其量也不過是熬成個大排檔老闆,但我想要成為的是,一名真正的、受人尊敬的廚師,進酒店,變成了我當時最想做的事和目標「。

打荷8個月,他第一次當上了炒鍋師傅

一個月後,張曉航在表哥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家海鮮餐廳,在這裡開始了真正的廚師生涯。

在這裡,他的職位是一名打荷小弟,帶他的師傅是同樣來自河南的老鄉,翻鍋翻得特別帥氣。當時,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兩年之內一定要超過他,不管是工資還是手藝。

從那之後,三個月時間裡,張曉航再沒有在中午的時候歇過班,每天都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練習翻鍋。而在上班的時間裡,他認真地觀察師傅們炒菜的一舉一動,默默地學習著,有機會的話,也偶爾上灶台炒上一兩個小菜。

8個月後,他順利地從打荷小弟升上了炒鍋師傅,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口鍋,這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因為做過廚師的人都知道,一般打荷的想上位,沒個1~2年的功夫那是很難的。

為練基礎,他甘願退回打荷小弟的位置

行業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十年出個好廚子,前三年了解行業,中三年慢慢學習,後三年才開始懂這行。張曉航也是進了這行才真正懂得這句話。

「一個打荷小弟問了旁邊炒菜師傅一個問題:這個菜放糖可以起什麼作用?那個師傅回了一句:我不太清楚。當時,我就在旁邊,瞬間就醒悟了,論基本功我還遠遠不夠」,就因為這,張曉航決定重新回到打荷的崗位上,紮實自己的基本功。

為了掌握更好的裝盤和擺盤技巧,當時工資只有5000的他,花了4000買了單反,每天都將自己擺好的盤拍下來,回去仔細研究怎麼擺才能更好看,讓人有吃的慾望。空閒的時間,他也不再只是呆在宿舍里瞎白話,而是常常去逛一些有名氣的餐廳,學習人家的擺盤技巧。

為了做出令自己滿意的擺盤,他不僅保持每天擺兩個盤頭的習慣,還經常和酒店採購們,凌晨3~4點去市場挑選最新鮮的材料和特別的杯盤。

後來,北京一家當時特別有名望的酒店餐廳製作菜譜時,拍照的樣品就是張曉航擺的盤。

【張曉航紅菜】

香草醬蝦球

註: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出品人:張曉航

雞汁脆筍

註: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老湯豆腐

註: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砂鍋焗南瓜

註: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傳統九轉大腸

註:點擊菜名或圖片均可查看具體做法

撰稿:紅廚網記者_屈凌|編輯:紅廚網_梁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