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大國破產的背後:沙特或是下一個委內瑞拉

@ 2016-10-03

導讀:自上周OPEC凍產協議達成之後,油價在持續反彈。而此次凍產的達成主要是因為沙特政策的基本轉變促成了凍產,凍產背後的最終原因是沙特在見證委內瑞拉經歷國家經濟衰敗後,意識到了自己正步入委內瑞拉的後塵,因此想要提振油價,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委內瑞拉為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天然氣儲量世界第八,煤炭儲量90億噸,水力資源極其豐富,全國電力供應主要來自水電。現在,3000萬委內瑞拉人可謂「抱著金碗要飯」,物資全面短缺,商店空空如也,國民經濟極其困難。

造成委內瑞拉經濟崩潰的原因主要在於過分的依賴原油,首先,政府沒認識到石油市場規律,做到未雨綢繆。石油作為經濟的血液,歷史上的價格一直波動很大,可委內瑞拉政府卻認為,石油開採一桶少一桶,加之世界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石油價格只會升不會降。由於把本國經濟綁在石油這一駕戰車上,用出口石油賺來的外匯進口商品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忽視了本土製造業的發展。石油價格暴跌,賺不來足夠的外匯進口商品,導致國內商品供應短缺,造成整體經濟崩潰。

沙特與委內瑞拉同為世界級重大產油國,在經過歐佩克達成限產協議之後,沙特已經覺醒並開始意識到問題越來越嚴重。此前,沙特處心積慮的增產行動造成了全球原油市場的供應過剩。沙特此舉旨在擠垮美國生產成本較高的頁岩油生產商。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沙特人的算盤沒有奏效,美國生產商迅速減產進行調整,其他國家也做出相應的應對。

因為油價的崩潰,全球原油收入暴跌,沙特面臨著巨大的現金和支出危機,規模之大,沙特根本無所準備。社會問題也日益增多,精英階層的薪水也開始被下調,沙特不得不開始在國際市場中發債。沙特經濟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吹氣球」一樣逐漸積累起來的失衡壓力開始顯露出來,經濟停滯和衰退無可避免。就像委內瑞拉,誰也不曾想過曾經富有的它會淪落至此。

當日益強大的沙特王子在今年4月份公布最新的「2030年遠景展望」計劃,稱其將減輕沙烏地阿拉伯對原油「上癮」的依賴性時,許多人都對此抱有懷疑態度,他們不僅認為這種改革承諾是無法走得足夠遠的,同時還認為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可能都不會在實際上致力於實施改革。

雖然2030年遠景展望』計劃可能完全是著眼於未來,但以往歷史則不利於這項計劃。連續幾代的沙特政策制定者都曾承諾將會實施改革,卻幾乎沒有多少實際行動。

當然沙特不會一夜之間變成委內瑞拉,但沙特或正在步委內瑞拉後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