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國這個千年古國,曾走過幾位風雲人物,一度主宰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國六百年來的政治中心天安門廣場,見證了中華大地的歷史變遷。
天安門城樓上從民國時期開始曾經先後懸掛過袁世凱像、蔣介石像,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高級領導人的照片,並於史達林逝世時短暫懸掛過其半身像,其中毛澤東像種類最多、時間最久。
天安門懸掛的蔣介石畫像
1949年慶祝北平和平解放時懸掛的毛澤東像
1949年七七抗日戰爭十三周年紀念天安門掛出毛澤東與朱德畫像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
城樓上60根硃紅色通天圓柱,最粗的直徑1.2米,最小的也有0.6米,每根12米長,重7噸以上。
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
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36扇朱紅菱花門扉;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
殿內由一個450公斤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眾星捧月圖案。
1949年開國大典上懸掛的毛澤東像
1953年史達林逝世時,天安門城樓正中掛著史達林半身像。
1967年10月1日至今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如今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