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恨沙特 又在7年內賣給其1016億美金的武器 如今撕破臉

@ 2016-10-03

「海外探客」認為,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像美國與沙特一樣複雜與微妙。兩國之間相互利用相互依靠,兩國之間有著深仇大恨,兩國的民眾互相厭惡,兩國的媒體互相攻擊,兩國的精英階層都在背後咒罵對方,然而等到兩國領導人一見面,卻如失散多年的兄弟一樣親熱。

沙特國王去機場迎接來訪的美國總統成為慣例,沙特積極支持美國旨在打擊俄羅斯的原油增產降價戰略,沙特每年都要給美國軍火商提供數百億美元的生意,沙特官方和私人在美國至少投入了10000億美金。美國也投桃報李,對沙特鎮壓國內反對派的暴行和王室的腐朽充耳不聞,堅決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慷慨出售高新技術武器,甚至不惜以「主權豁免權」為由禁止美國公民起訴沙特。

網友們都知道國際外交中的「國家利益至上」原則,但探客覺得,在國家利益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美國與沙特明明知道對方不是同道中人,明明知道對方厭惡自己,卻還是堅持為對方在朋友圈點贊。這就猶如締結了婚約卻不肯同床的夫婦。

為何難受還要忍?只是因為最高利益。美國與沙特為了維持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同盟關係,都犧牲了各自民眾的一些利益。要知道,在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中,民眾的利益是可以被交易的,只要對方出價夠高。說什麼民眾利益高於一切的,都是騙人的政客,因為這一點往往極難做到。分散的民眾很難形成合力去制約政客,而政客眼裡只有那塊看得見的可控的片面利益可當作政績。

可如今這層窗戶紙被一個美國人捅破,猶如皇帝的新衣被不懂事的小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戳穿。9月30日,九一一遇難者海軍指揮官杜恩的遺孀史蒂芬妮-德西蒙在華盛頓將沙特告上法庭。9月28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以絕對多數強行通過允許九一一倖存者和遇難者家屬起訴沙特,這才僅僅2天,就有第一個人站了出來,可見美國民眾對沙特的怨恨之深,探客估計這個書目很快會超過雙位數,而且很可能會形成風潮。美國民眾最為不滿的,就是沙特對基地組織的資助和知情不報,導致大量美國人傷亡。這一點將成為反覆抽打沙特的皮鞭。沙特如今怎麼做才能平息美國平民的怒火?探客認為,沒有任何辦法。畢竟,九一一19名劫機犯里有15名是沙特人,這該如何解釋?

探客記得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曾經說過這麼一件事: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一個沙特王子拿著1000萬美金的支票當「慰問金」,但被他憤怒拒絕。「他應該滾到地獄」,這是朱利安尼當時的表態,實際就是普通美國民眾對沙特的觀感。

「美國人民都需要知道,沙特政府到底在襲擊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幾乎是所有美國人的吶喊。探客覺得,美國人很長時間以來似乎都有這麼一種憋屈感:你知道殺人嫌犯就在那裡,卻什麼都做不了。美軍修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是脫靶,正經的罪人還能繼續出席白宮的國宴,是總統的座上賓,美國軍人還要鳴禮炮迎接。

而美國國會為普通美國人打開這扇大門——在歐巴馬等精英眼裡可能是潘多拉魔盒——是一種必然選擇。前總統小布希看到的九一一報告中,已經將沙特列為頭號敵國。但問題是,沙特作為美國在中東阿拉伯國家中最重要的盟友,而且由於沙特擁有和守護兩座聖城,已然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精神領袖」,地位過於重要,即使是美國總統也無法控制動了沙特之後的中東局勢,因此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調轉槍口去收拾軟柿子,最終將軟柿子捏成柿餅。

可在九一一15周年之際,美國國內的政治生態發生了劇變,作為「看守總統」的歐巴馬是黑人總統,代表美國白人工薪階層的特朗普已經給歐巴馬扣上了「穆斯林信徒」的帽子,因此當歐巴馬按照慣例否決這項起訴沙特政府的法案時,風雲突變,國會兩院公然否決了歐巴馬的決定,沒有給這位已經淪為跛腳鴨的總統任何面子。對於歐巴馬來說,臨交權時還要受此大辱,實在是因為他的膚色與信仰已經遭到質疑。美國人已經變了。假如換做任何一位白人總統,即使假設是希拉蕊這樣的一介女流,事情或許都有迴旋的餘地。歐巴馬一直引以為傲的「巧實力」策略,就這樣遭到徹底的奚落與否定。

美國人不再留情,其實暴露了一個曾經百般掩飾的事實:美國與沙特之間存在文明認同的巨大鴻溝。沙特對美國在中東推行西方式民主極為不滿和牴觸。探客舉個例子:1977年,一名19歲的沙特公主因私奔被當街處以石刑,但在1999年,巴林公主梅里安-阿爾哈利法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等兵賈森-詹森私奔美國,卻在2001年5月獲得美國永久居住證,這不啻於是在所有中東王室的臉上打耳光。中東各國王室通婚已久,王子與公主之間早有婚約,美國這麼做,實際上令中東王室名譽掃地。公主拿到綠卡之後不到4個月,九一一事件發生。

探客認為,大國衰落的標誌之一是逐漸失去耐心,這是實力減弱所造成的。趁著美國還能掌控中東,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沙特並不怕花錢,沙特有的是錢,當年連薩達姆都敢收買,但恐怕無法接受被扣了帽子之後又賠錢,儘管可能沒有多少。美國與沙特聯合反恐,又以涉恐罪名起訴這個國家,沒有比這更為滑稽的事了。探客不由得想起至尊寶為躲避白骨精,再次被關回洞內,對著蜘蛛精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尷尬可能就是指這種狀況吧。

沙特握有美國7500億美金國債,一直利用自身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為美國背書,是美國的「戰略支點」,美國在沙特擁有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駐軍超過5000人,沒有沙特,美國幾乎在中東無法展開任何軍事行動。沙特在海外的巨額投資中有至少60%給了美國,如果算上4艘價值112億美金的瀕海戰鬥艦,沙特在最近7年買了1016億美金的美製武器,僅僅「悍馬」軍車就採購了15000輛。似乎無論從經濟還是軍事上,都是美國的鐵哥們。眾所周知誰控制中東的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而沙特作為世界第二大產油國,接受了以美元定價石油,力助美國建立霸權。美國不喜歡沙特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以往都是藏著掖著,如今公開撕破臉,沙特該何去何從?沙特會出現反美政權嗎?或許向東看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這裡不惹是非,只做生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