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某天,月黑風高夜,幾位手持洛陽鏟的蒙面人,將古城咸陽的一片大墳包挖的殘損不堪。這動靜驚動了附近村裡人,村民告知治區民警,幾次抓捕未果。直到1996年,此事終於告破,一塊較為完整的墓誌和 「天元皇太后璽」金印等珍貴文物被追回。
這時,考古專家依據盜賊的供述和墓誌上的簡介,以及相關古文物的線索,終於破解了千年的難題——北周武帝孝陵找到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一朝最有作為的皇帝,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在位18年,而北周總共25年)一位。
北周一朝,屬於南北朝的末期。政治相對穩定,但由於長期戰亂,經濟民生較為糟糕。對於陵制也就因陋就簡,北周提倡「不封不樹,不留地面標誌」,而當時歷史只簡單記載了五位皇帝陵寢的名字,位置、規模皆沒有記載。隨著時光流逝,北周一朝皇帝的陵寢就成了史學家難解之謎。
誰也沒有想到,這難解之謎,被盜墓者輕而易舉被盜墓者解決了。
為了保護帝陵和解決歷史難題,考古專家對孝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孝陵墓制不算大,與已發現的北周皇室、貴族的大墓大體相同。文從沈夢了解,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裡多次被盜,出土物仍很豐富。其中,陶俑150多件、金器21件及志石2合。其中「天元皇太后璽」尤為珍貴,純金,重802.56克。
依據出土的武帝孝陵志遺蹟等,準確找到了北周恭陵。這是周靜帝宇文闡(573年—581年,北周最後一位皇帝,宇文邕的孫子,禪位給隋文帝楊堅,隨後被毒殺)的皇陵,今只存一個較大的殘損不堪的封土堆。
北周出土佛像
不過,兩位先帝陵墓(宇文邕的同父異母哥哥宇文覺的靜陵和宇文毓的昭陵)和(自己兒子)宇文贇的定陵的大體位置確定了,準確位置仍未得到確認。
由於國家政策明令「不允許挖掘帝王陵」,恭陵仍未被開發。而其他帝陵的位置暫時仍然會是一個謎了。
周靜帝宇文闡影視劇扮相
如有機會,登上恭陵,向西望去,可以望見加油站豎立的高大招搖的招牌。當年威嚴無比的皇陵早已不復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