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巨幅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 作者為創作受傷

@ 2016-10-03

2016年10月1日,巨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這已經是每年「十一」、「五一」布置天安門廣場的慣例。這位「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在鮮花簇擁中顯得慈祥莊重。

孫中山先生巨幅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3 / 8

孫中山先生巨幅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4 / 8

孫中山先生巨幅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5 / 8 孫中山先生巨幅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6 / 8今年適逢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這幅高5.7米、寬4.8米的巨幅畫像,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賀羽歷時一個多月,參照孫中山先生的標準照,在升降機上完成的。圖為賀羽給畫像上色。

7 / 8

在巨幅畫像面前的賀羽,身體顯得十分渺小,正神情專注地盯著畫布。由於長時間在升降機上工作,每天上上下下幾十次,賀羽的膝蓋受傷,不能長時間走路。圖為賀羽在打底稿.

8 / 8

巨幅畫像被吊裝擺放在天安門廣場上。

法制晚報訊 10月1日上午,巨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亮相天安門廣場,這已經是每年「十一」、「五一」布置天安門廣場的慣例。這位「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在鮮花簇擁中顯得慈祥莊重。

今年適逢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這幅高5.7米、寬4.8米的巨幅畫像,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賀羽歷時一個多月,參照孫中山先生的標準照,在升降機上完成的。

4月底接創作任務 畫草稿定顏色比例

十幾平方米的房間中,擺滿了畫架、畫布、繪畫工具、完成的畫作及各種美術書籍,屋子中間位置是一幅正在創作的作品。這間位於望京的畫室,就是賀羽的個人工作室。

他在完成孫中山畫像後,開始創作這幅名為《雄關》的作品,取材自長征時期的婁山關戰役,賀羽參考了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中的意境進行創作。談及畫作進度,他說「還早著呢,這才剛剛開始,還沒有進入到細節。」

今年4月底,賀羽接到了繪製巨幅孫中山先生畫像的任務,這是他第三次創作孫中山肖像畫了。這一次他有著充足的準備,相信自己會從整體到細節都控制得更好。

畫草圖、鋪大色調再深入描繪細節,這個油畫的創作步驟賀羽不知重複了多少遍,在創作巨幅孫中山先生畫像時,賀羽更是表現出極大的專注。一篇素描稿確定比例,一篇色彩稿決定顏色,是賀羽在創作前必須要做的。

天安門城樓內作畫 爬升降機傷膝蓋

今年6月底,他帶著兩個助手趕往繪製孫中山畫像的創作場地。進行創作的工作間,就在天安門城樓內,裡面天花板很高,也有升降機等裝置。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內,每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的6點左右,賀羽和他的助手都在裡面創作。「畫布上的工作他們基本上幫不了我,主要就是一些輔助性的工作。」賀羽解釋說,助手的輔助工作包括調顏色、洗畫筆、整理調色盤等,有的時候光是調顏色就要花費兩三個小時,一個上午都撲在這件事上。

創作這幅高5.7米的畫作需要在升降機上進行,助手們拍下了賀羽創作的景象。照片中,在巨幅畫像面前的賀羽,身體顯得十分渺小,正神情專注地盯著畫布。由於長時間在升降機上工作,每天上上下下幾十次,賀羽的膝蓋受傷,不能長時間走路。

照片素材用標準照 提亮人物面部光影

談及與此前創作孫中山肖像畫的不同,賀羽說在這次創作時,他將色彩運用得更為艷麗。

為什麼今年這幅畫像運用更加鮮艷的色調?賀羽解釋說,雖然是第三次畫孫中山先生的肖像,但他也希望能在上次的基礎上有一個提升。賀羽認為,既然要用油畫這種材質來描繪肖像,就必然不能照抄照片素材,而必須有藝術加工。

賀羽的素材照片是一幅孫中山先生流傳很廣的標準照,這幅照片的光影有一點側逆光,導致人物面部有一點暗。賀羽在仔細研究了孫中山先生的面部特徵以後,將光影效果重新作了處理,提亮了臉部。這對表達人物的特徵與神情都有幫助,也更符合中國人對肖像畫的欣賞習慣。他也提到,對素材的改動要非常慎重,幅度也不能太大。

今天凌晨,孫中山先生的畫像被擺放在天安門廣場上。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張太原對法晚記者表示,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於推翻中國的封建制度和腐敗的清政府,毛主席對孫中山先生有著「中國革命的先行者」的評價。從推翻清政府到新中國成立,也是延續了孫中山先生的事業。在天安門廣場上擺放孫中山畫像,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先行者。

師承當代油畫泰斗 最願意教書作畫

賀羽的父親是株洲市群眾藝術館的一名美術幹部,在他六七歲時,父親就有意識地讓他接觸繪畫。

1986年中央美院附中在南方招生,在報考的全部南方十一省的80名考生中,只錄取三個人,賀羽就是其中之一。

從美院附中、美院本科、研究生直到留校任教,賀羽一直堅守於自己的傳統油畫創作,並且偏愛人物肖像題材。

中國當代油畫泰斗靳尚誼先生是賀羽的恩師,從本科一直到博士,靳先生都是賀羽的導師,靳先生除了強調繪畫本體語言的規律性以外,更讓賀羽明白了,格調與品位才是一個藝術家的根本。談及今後的道路,賀羽笑著說道:「就是當老師,邊教書邊畫畫。」

從1996年美院研究生畢業到現在,賀羽對於傳統油畫尤其是人物肖像創作的喜愛始終沒有改變,他覺得,畫人物更有意思,人物可以表現豐富的個性、閱歷,也可以透過作品看到當時社會的背景和人文等因素。

他認為,從事肖像畫創作首先要有很厚的傳統藝術的積澱,還要有藝術價值觀的多元化,賀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一直要求很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