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時是先砌牆還是先做水電布線,90%的人都不知道!

@ 2016-10-02

裝修時是先砌牆還是先做水電布線,90%的人都不知道對於要預埋的肯定要牆做好了在切槽子就OK了,還有一種就是先做水電預留好管子砌牆接上去就OK了。家裡在裝修,但是遇到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先砌牆呢還是先水電改造?很多裝修公司都沒搞明白更何況裝修小白。我看了下各有各的說法,有的說先做水電好,有的說先砌牆比較好,但是裝修師傅說先砌牆比較好,這樣後面也比較好做,有點不放心,想請教一下資深裝修師傅!

裝修師傅答疑:很多人對於裝修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裝修盲,比如,裝修時到底是先砌牆還是先做水電?

這些往往會被業主們忽略掉,由裝修師傅說了算,其實先砌牆還是先做水電,各有各的優缺點,但是也要根據具體背景來決定,那麼今天就給錢先生分析一下,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其他正在裝修或者準備裝修的朋友們!

第一、先砌牆再做水電

優點:泥工砌牆相當方便,牆體晾乾後放樣比較準確,線盒定位都可以由電工一次統一到位。

缺點:泥工需要兩次進場施工,會增加工時。材料也需要進場兩次比較麻煩。

第二、先水電再砌牆

優點:敲牆後馬上就可進行水電作業,工期緊湊,泥工一次進場即可。

缺點:林立的管線會妨礙泥工砌牆,並影響牆體牢固度,底盒也只能由泥工邊施工邊定位。由於先水電後砌牆,縮短了牆體晾乾期,有時會影響後期的油漆施工。

但從水電、泥工、木工、油漆這樣的工序順序來看,毋庸置疑,當然應該先布好電線和水管,然後才是泥工進場、開始砌牆。因此,大多數裝修公司一定會對你說:「先水電,再砌牆,這樣才合情又合理。」

一位從事裝修多年的項目經理老徐揭開了這「合理」背後的原因:「都是因為錢。」如果先砌牆,泥工先乾,等水電驗收完後,泥工又要再進場貼瓷磚,這就出現了泥工二次進場的現象。如果按照進場次數以及工作量來算錢,這樣的流程就會讓泥工領到雙份工錢,不僅項目經理虧了,裝修公司也虧了,其他工種更會看得眼熱。

老徐說,整個裝修過程中,泥工的工錢一直是最高的,因為工作量大。一個技術熟練的泥工一個月能收入一萬多元。如何控制好泥工的工錢成本一直是不少裝修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業主角度出發,那絕對應該先砌牆再做水電。還沒有砌牆就直接水電布線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弊端。

按照施工慣例,水管通常走頂(從天花板走線),電線走地(從地面走線)走頂都有。無論是走頂還是走地的電線,如果事先不砌牆,等水電工把所有的管線都鋪好之後,你會發現,家裡懸空掛著無數的電線盒。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定位」很難,因為這些電線盒的位置將決定你家開關、插座的最終位置,沒有牆體就意味著電線盒無處固定,無處固定就意味著開關插座的位置還沒法確定。

所以,裝修過的人應該都看到過,這些電線盒的位置懸而未決、水電定位其實還未完成的時候,泥工就要開始砌牆了。因為等到牆砌好,這些電線盒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不過,水電師傅恐怕不會再來了,因此定位的活就留給了泥工師傅。泥工師傅覺得這並非自己的本職工作,隨便把電線盒往牆上一塞了事,這就會直接導致你家的開關、插座最終定位不准確。

為了避免出現這一問題,有些裝修公司會讓水電和砌牆同時進行,這樣一來定位的問題解決了,但水電工期往往會因為泥工砌牆而出現延時。於是,木工、油漆的工期也得跟著順延。

另外,大多數裝修公司喜歡分塊外包。門由門套公司負責、櫃由衣櫃公司負責,裝修公司本身乾的活越來越少,但刷牆和油漆活還是得油漆師傅來幹。如果是先砌牆後布線,無形之中就延長了牆體的晾曬時間。如果是先布線後砌牆,極有可能因油漆工急著粉刷而縮短牆體晾曬時間。如此一來,你家牆體一來容易出現裂縫,二來到了梅雨季還可能出現滲水發霉的情況。林立的管線會妨礙泥工砌牆,磚頭很難正常往上壘,牆體牢固度受影響不說,平整度和垂直度也難保障。

綜上所述,第一種做法有利於我們業主,但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夠的等待時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