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公布,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比重為10.92%。隨著人民幣的納入,貨幣籃子權重發生變化:調整後美元為41.73%,歐元為30.93%,英鎊為8.09%,日元為8.33%。貨幣籃子目前的權重構成為美元41.9%,歐元37.4%,英鎊11.3%以及日元9.4%
SDR(Special Drawing Right),即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是IMF於1969年創造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SDR本身不是貨幣,也不是對IMF的要求權。它是會員國對其他會員國或IMF指定持有者的潛在要求權,會員國在需要時可將所持SDR換成相應數量的「硬通貨」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IMF貸款。
SDR貨幣籃子的構成每五年評估一次。自從SDR與黃金脫鉤、於1981年以一個固定的貨幣籃子重新定義以來,還沒有新成員加入它的貨幣籃子。歐元在1999年僅是替代了原有的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而成為籃子貨幣。
加入SDR只是人民幣國際化過程的一個開始。短期來看,鑒於SDR僅為IMF創立的一種記帳單位,交易總量較低,不能兌換成黃金或直接用於國際貿易支付結算,SDR籃子構成也並不意味著與儲備貨幣配置比例必然掛鉤。因此,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還需要繼續爭取,加入SDR更多影響的是信心層面和未來的吸引力預期。
考慮到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人民幣此次入籃的可能性很高,IMF基金的主要投資方——美國表示了對人民幣入籃的支持,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對此也公開表達了支持。
人民幣需求會激增嗎?
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即便今夜IMF決策層「批准入籃」,人民幣在2016年9月前不會新增到SDR之內,這也給予IMF委員會充足的時間來對貨幣籃子構成的變化做出調整。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Claudio Piron和Adarsh Sinha預計,IMF的SDR構成調整將賦予人民幣在其中350億美元的份額,這對於中國經濟的體量來說並不是很大的數字。不過入籃的長期影響恐怕十分深入。
儘管如此,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關鍵性仍在不斷提升,中國債市可能越發國際化,根據美銀美林的說法,中國債市是全球第三大債市,但外國持倉比例僅有3%。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人民幣儲備,這一數字可能不斷攀升,因厭惡風險的央行儲備管理者最為青睞的資產之一就是政府債券。
人民幣入籃,則將正式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