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卡,
太多張錢包夾層太少都會放不下…
新版的身分證將會結合那些功能呢?
新版身分證可望於 2017 年上路。
現行身分證已屆 10 年換發期,
內政部表示,新版的 晶片身分證
將採「多卡合一」的方式,
將於 2017 年全面換發,預算約為 81 億元
目前確定結合自然人憑證,附加電子錢包功能
民眾可自行選擇是否開通使用,
其它如勞健保、駕行照等功能,
則尚在研議中。
不只報稅,還有 3000 多項應用服務
根據 內政部 統計,
自然人憑證 發卡量已超過 497 萬張,
且每月以 1 萬張的申請量快速成長;
除 網路報稅 外,
另含有 3000 多項應用服務,
如 地籍 及 戶籍謄本、
衛福部的 健康存摺、食品業者 登入系統、
勞健保業務 及 國家考試網路報名 等。
此外,從今年 7 月開始,
民眾可在四大超商用自然人憑證申請戶籍謄本。
未來只要利用身分證就可以看到
自然人憑證 的開發,
集結專家學者的意見與技術,
展現創新應用的思維,
解決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生活問題。
例如「健康存摺」,
民眾只要透過安全的申請程序,
上網以 自然人憑證 或 健保卡 登入系統,
即可下載自己的 健保保費計費、
繳納 及 就醫資料,除促進自我照顧能力,
就醫時也可提供醫師參考,以提升醫療安全與效益。
坐捷運、公車可以直接刷
新版身分證 將結合 電子錢包 功能,
也就是相當於目前民眾用於通勤的 悠遊卡,
未來,民眾若開通 電子錢包 功能,
只要持有一張卡,
就可搭乘捷運、公車、火車等大眾交通工具
但資安風險需再審慎評估
電子錢包再加上自然人憑證的功能,
將可能如同官員所說的「世界最先進的身分證」。
但其背後的資安、個資等問題,
也將會是一大問題與考驗。
只要一卡即可行遍天下,
卻隱藏著洩密的風險,
若 身分證 遺失或被盜用,
身分恐將更容易被冒用。
此外,集合各領域的個人資料、檔案於同一張卡,
不同的行政機關
是否有必要掌握民眾不同領域的資料?
這是未來安全與技術上
必須審慎評估的問題,
也是在效率與風險之間必須取得平衡之處。
能夠消除資安風險的疑慮
讓生活更加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