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hey,我們的朋友跳樓自殺了!!!」國大學生校園內跳樓自殺,滿地是血,多元精英教育的悲劇!

@ 2016-10-01

全球最安全的城市新加坡,真的絕對的安全嗎?

或許,危險不是來自外界,而正是來自內部。

之前曾經和大家分享過,新加坡的自殺率挺高的,但是總是感覺那些冰冷的數據很遙遠,直到昨天接收到朋友的信息。

「hey,我們的朋友跳樓自殺了!!!」

簡直難以置信,一個陽光大男孩,怎麼可能!

9月29日傍晚5點多,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大-耶魯學院的草坪上驚現一具屍體,滿地是血,嚇壞了不少學生。

接到報警後,警察緊急趕到了現場,並立即展開調查,初步證實身亡者是從學校的宿舍樓16樓跳樓自殺的。

死者的姐姐說:「警察趕到弟弟宿舍的時候,他的電腦是開著的,應該是在做作業。」

死者的朋友表示:「在意外發生前,他還在和我通信息,表示壓力大,我不斷勸他不要想不開。」

真是人間悲劇,身亡者竟是相識7年、曾經一度在辯論場上並肩作戰的老朋友。記憶中,他是多麼隨和、多麼友善的陽光大男孩,演講辯論技術一流,每年多次飛到海外去參加辯論比賽,還時常飛到中國去做教練,教中國的學生如何辯論,超受歡迎。

在葬禮現場,他的老師、朋友、同學紛紛趕來,致以哀悼,回憶詞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他是多麼的樂觀、幽默、優秀、求上進、興趣廣泛、謙虛友善、樂於助人......

瞬間感覺,生命是多麼的脆弱。釀成悲劇,那到底是誰的錯呢?

在和其親友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到,其實他已經患有抑鬱症一年多了,一直都有接受心理醫生的幫助,並服用藥物,而且在一年前曾經嘗試自殺,但自殺未遂。

綜合其親友的聊天內容和提供的信息,導致他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精英教育壓力大;其二,多元種族校園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他本身已經很優秀,但是他距離他一直夢想的那個自己差距還是很大的。國大-耶魯學院,是亞洲第一名校新加坡國立大學門檻最高的學院之一,和耶魯大學合作,開設博雅文化課程(Liberal Arts),培養頂級國際人才,作為國大-耶魯學院的第一屆學生,他身邊全部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競爭十分激烈。這時常讓他感覺到自己不夠優秀,壓力很大,時感抑鬱。

另外,根據他朋友提供的信息,校園內有很多白皮膚的學生,一些白皮膚學生態度傲慢,時常覺得高人一等,這常常讓他無法忍受,甚至有時候感覺憤怒。多元種族文化沒有很好的交融,反而造成了碰撞,因而導致他感覺校園生活以及環境是十分抑鬱的。

國大-耶魯學院的學生全部是要寄宿在學校的,實感鬱悶的他,曾經多次想輟學,家人為了緩解他的抑鬱,也答應他、甚至勸他輟學,可是追求上進的他,還是堅持到了大學的最後一年......

萬萬沒想到,在這大學的最後一年,還是沒有逃離抑鬱的悲劇。

老朋友,一路走好!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決定結束自己生命的人,仍舊有千千萬萬的青年們,或是在掙扎,或是已經選擇結束。

根據社會發展、青年與體育部部長陳川仁的披露,在2010到14年這四年之間,新加坡每年平均發生400起自殺案件,其中大約20%都是青少年。除此之外,每年還有1000多起是自殺未遂案件。而青年的自殺率正在逐年上漲。

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讓他們放棄自己年輕的、鮮活的生命呢?

多數青少年是因為家庭問題、感情問題以及抑鬱症而開始有自殺傾向。

家庭環境對於青少年的心裡健康和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當青少年碰到感情挫折和學習壓力等等時,家庭若不能成為青少年有效的避風港,而父母也無法諒解他們和他們溝通,壓抑的情緒無法得到疏導,就較容易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近些年來,生活節奏越變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現在在很多家庭里,一家人鮮少能真的坐下來好好的談談話。白天上班上學,晚上回到家已經累的一句話也不想說了。

有時即便是為了凝聚家庭關係的家庭聚會,每個人都在玩手機而不在溝通交流的場景在新加坡也是屢見不鮮。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的事情,在網上看自己喜歡看的東西,聯繫自己喜歡聯繫的朋友,而忽略了與家人的交流溝通。一家人之間的代溝也就越來越大。

大家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溝通、交流、和支持卻越來越貧乏。

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信息發達,青少年的思想成熟的越來越早,疑惑多,想的也越來越多,心思繁重,心理健康有問題的也跟著上漲。

另外一組數據則說明,華人和印度人自殺的比率要比馬來人高。

不知道這是否與我們文化差異有關。華族文化倡導勤奮,對自己高要求;而馬來族的文化則更倡導知足常樂。

華人更喜歡對自己有高的要求。希望自己是第二個愛因斯坦,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但我們絕大部分人,也只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有缺點有優點,有喜怒哀樂,也有很多無可奈何。

當人們無法達到自己內心的過高要求時,有的會開始自我譴責,自我怨恨,自我懷疑,有些人漸漸越來越自卑絕望,甚至會開始覺得自己不配活在世上。

自殺的其中一大元兇是抑鬱症,下面來科普一下抑鬱症是什麼。如果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解抑鬱症,也許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生命在及時的時候被挽救。

如果你發現你或是周圍的朋友有以下症狀持續了兩個星期,就得注意了:

1. 莫名其妙的感到悲傷、空虛、焦慮、絕望、自責。

2. 疲倦,沒有精力做事情。

3. 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也包括性事。

4. 嗜睡、失眠或者是暴飲暴食。

5. 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意義,有自殘甚至自殺傾向。

當抑鬱症患者還沒決定自殺時,他們往往會發出各種求救信號,比如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表一些關於死亡的言論,類似於「死亡就是解脫」等等。

有些患者會告訴你他們在自殘。

有些患者也會試圖跟別人說他們的心情渴望理解。

但也有些患者會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的樣子,該笑笑,該做什麼做什麼,但是內心裡已經幾近崩潰。

有的患者甚至還可以很理智的寫好自殺計劃和遺囑。

在他們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很多旁觀者卻因為對這種病並不了解,沒有意識到,而錯過了一些機會。並且單純的認為患者抑鬱只是因為他們「太矯情」、「不勇敢」、「誰都有不開心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就好了」、「要堅強」等等。

很多患者本身都不知道他們原來患了心理上的疾病,根據2013年的《新加坡精神健康調查》,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只有31.8%主動求助。

更有的家長即便感覺到了孩子不對勁,也拒絕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疾病」,對看心理醫生這件事情始終持有偏見,不願意帶孩子去看。

人們常有的錯誤是認為所有的抑鬱症都可以自我痊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很多抑鬱症,尤其是較嚴重或者是持續時間久的抑鬱症並不能自我痊癒。抑鬱症患者有的已經發生了生理改變,患者需要藥物治療和專業的心裡治療來幫助他們。

有的重度抑鬱症患者,甚至會出現幻覺、幻聽等現象。比如站在樓頂上卻「看到」地面在接近,只要翻過欄杆就可以「解脫」等等。

為這名青年哀悼,望他安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