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有愛心的人在野外或是住家附近只要看到落單的小動物,便會發揮善心的帶回家照顧甚至是直接收編。
只不過,有時帶回家收養的動物並不如自己所預想的貓貓狗狗一般,反而是隱藏版的尊貴生物。
日前有名俄羅斯的農夫在自家檢查穀倉時,赫然發現到地上竟然有四團毛茸茸的落單貓咪緊緊依靠在一起取暖
眼看著天氣寒冷加上飢餓,讓農夫決定做點功德,把這些小貓帶回家飼養。
剛開始的這些小貓是由照片下的母貓喂奶。
但日子一天天過了,這些小貓也日漸長大,但是卻好像與平常的貓咪有點不同!?
雖然是貓咪的臉,但是它們的毛髮比波斯貓還要蓬鬆
腿卻也比臘腸狗還要短、圓胖的長尾巴也比松鼠還要大條
而且屁股還蠻笨重的,簡直似貓又不像貓...
為了釐清事情的真相,農夫馬上打電話通知Daursky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前來鑑定。
想不到這四隻小傢伙竟然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臨絕種的兔猻
居住于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也難怪它們身上的毛髮厚重到可以禦寒。
為了進行後續的野放工作,這些兔猻已經開始生吃雞肉了。
一想到這些可愛的兔猻,在未來即將離開自己,撿到它們的農夫不免有點難過、不舍。
但儘管再怎麼不舍,好心的農夫依舊照三餐的把它們照顧得胖嘟嘟的。
看著這些胖嘟嘟又可愛的兔猻,簡直讓人想要抱緊處理啊!
【兔猻小檔案】
中文名:兔猻
英文名:Palla's Cat / Manu
學名:Otocolobus manul
特徵:披毛是土黃色且帶有垂直的條紋,不過有時候會因為毛太厚重而變得不明顯。四肢較短,屁股較肥重;耳朵位置較低,臉部五官和貓非常相像,還一度被認為是波斯貓的祖先。
它們也被稱為「蒙古山貓(manul)」,中文別名還有羊猞猁。兔猻的英文名pallas's cat得名於德國博物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譯註:帕拉斯的貓?這位博物學家你好霸氣!)。帕拉斯1776年時將兔猻歸入了貓屬,並命名為felis manul,其中「manul」一詞源於蒙古語的「小山貓」。它現在的學名「Otocolobus」則源於希臘語,意為「長著醜陋耳朵的」。由於兔猻濃厚的毛皮、矮胖的身材和扁平的臉,帕拉斯甚至錯誤地認為它是波斯貓的祖先。
「你們兩腳獸才長著醜陋的耳朵!!!
2. 蓬鬆的毛皮讓它們看起來大了幾號。由於體型矮胖,又長著長而密的毛,兔猻看起來比較大。而實際上,它們與家貓的體型差不多,體長最大達26英寸(約66厘米),其中尾長8-12英寸(約20-30厘米),體重也僅有10磅(約4.5千克)左右。
「再說一遍,我不是胖!是毛長!」
3. 它們有著與眾不同的瞳孔。與其它貓不同,兔猻眼睛的瞳孔收縮時呈圓形而不是豎條狀。
「瞪誰誰懷孕!」
4. 它們對居住環境特別挑剔。兔猻生活在中亞地區,範圍從伊朗西部到中國西部。它們喜歡居住在寒冷乾燥、布滿岩石的草原上,棲息地的海拔高度可達到15000英尺(約4.6千米)。
在尼泊爾野外拍攝到的兔猻。
5. 它們有著貓科中最厚的毛皮。兔猻肚子和尾巴上的毛大約是背上和體側毛的兩倍長,這大概是為了它們在雪地裡捕食的時候保暖。毛的長度和密度會隨季節變化,它們的毛大衣在冬天會更長更密。兔猻的毛色會根據季節改變。在冬天,它們的毛色更蒼白,花紋也較少;而在夏天,它們就會換上布滿條紋的赭色花毛衣。它們的尾巴上有黑色的毛圈,額頭上有圓形的黑點點,兩條黑色的條紋從眼角延伸到臉頰。因為有著白色的毛尖,它們的皮毛看上去像蓋了一層霜似的銀光閃閃。
「我肚皮上的厚毛可不是為了賣萌的哼!」
6.它們都是孤獨帝。兔猻喜好獨居並有很強的領地意識,雌性和雄性都會用氣味來標記領地。在蒙古,雌性的領地範圍為7.4-125 km 2(平均為23 km 2),雄性為21-207 km 2(平均為98 km 2)。它們白天會躲在洞穴、岩縫或是其它動物挖好的地洞中,到黃昏時才出來捕食。
「都給我滾遠一點啊!」
7. 它們的發情期非常短。雌性兔猻的發情期只有26-42小時,比大部分貓科動物都要短。它們在2月到3月時進行交配,雌性兔猻的妊娠期為66-75天,一窩可以生2-6隻幼崽。小貓長到四個月大時,就開始和母親一起外出捕獵了,六個月大時就可以長到成年兔猻的大小,而10-11個月就達到性成熟,可以進行繁殖了。
小時候就很霸氣的兔猻幼崽。
8. 它們是伏擊的捕獵者。兔猻會利用矮草叢和岩石地形作為掩護跟蹤獵物,或是等候在地洞口,在裡面的動物出來時突然襲擊。它們主要獵食鼠兔以及其它的一些小型囓齒動物和鳥類,偶爾也會吃吃蟲子。
「我是草原捕鼠能手哦!」
9. 它們是不善奔跑的小短腿。兔猻圓滾滾的身體讓它們跑不起來,所以當它們被追趕時,只能跑到大石頭下面或者石縫裡躲起來。
「你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10. 它們能發出多種聲音。除了和其它貓一樣能發出咕嚕聲,兔猻興奮時會像小狗一樣吠叫。下面這個兔猻打架的視頻中你可以聽到它們的叫聲。(編輯:球藻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