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hone 7的推出,許多家長在汰舊換新的時候,會把舊的平板電腦,或是不用的手機給小孩使用,讓被淘汰的電子產品,成為「電子保姆」。近年來在許多餐廳,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當孩子吵鬧的時候,許多家長試圖給小孩電子產品,讓自己能夠好好吃頓飯,或是可以跟朋友好好聊天。
根據英國《鏡報》報道,最新研究表明,對10歲以下兒童來說,過度使用ipad、智慧型手機、掌游這樣的電子產品,已被證明和吸食海洛因、古柯鹼有同樣的效果。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容易上癮的。
香港大學花了四至五年追蹤六百至七百名幼童,發現在父母沒有給予適當指導下,幼童過早及過量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睡眠時間及素質,進而使得孩童在小學階段,中文、數學成績、行為和社交關係亦均受到影響,並不排除這可能導致兒童出現ADD(注意力缺乏症候群)或是ADHD(過動症)症狀因素之一。
針對孩童使用電子產品,專家有以下四項使用建議:
(一)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指引,盡量不要讓兩歲前的幼兒使用電子產品。
(二)勿讓電子產品變作幼兒的「電子保母」。兩歲過後,若幼兒真的開始要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家長亦應陪伴在側,並限制使用時間,以免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機不離手,在子女面前樹立好榜樣。
(四)平日的親子活動宜多進行戶外體驗,給予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機會,對幼兒學習及成長發展效果更佳。
作為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家長應保護和教導子女使用電子產品的正確態度,讓他們健康愉快地成長。
真的要注意小朋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頻率和時間啊!!